2019年的10月份,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千课万人”活动暨全国小学语文“六年级统编教材”课堂教学高峰论坛。在这次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们向大家展示了新编写的六年级统编教材不同课型,不同风格的课堂教学,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每节课都让我受益匪浅。
期间听了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中学高级教师,全国十大青年名师——彭才华老师讲的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有你,真好》感触颇深。
彭才华老师如同他的名字一样非常有才华。他不但课讲的特别棒,歌唱得也非常好听。在这节习作课的导入环节中,他自己唱了一首歌曲叫“感谢你”,配上感人的音乐和图片影像紧紧吸引力孩子的注意力。所配图片也非常贴近孩子生活:有妈妈在厨房做饭的图片,有爸爸在陪孩子写作业的图片,有交警在维持交通秩序的图片,有老师蹲下安慰学生到图片,还有抗洪救灾人民子弟兵的图片……这种独特的的导入方式,深入人心,牢牢牵动了学生到思绪,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接着,彭老师问学生:“看了这一组图片,你想起了谁?曾给你温暖的人是谁?”老师随机板书:人物。紧接着问“为何你想对他说’有你,真好’?”彭老师的问题不多,但每一个都紧紧相扣。学生们畅所欲言在进行交流。大多数孩子能说出给自己温暖的人及事,但是说的都不够具体。刘老师就让孩子们回顾本单元刚学过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一段细节描写“伯父半跪着,拿硼酸水给他擦干净,又给他发上药,扎好绷带。”问:“如果你是车夫,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站在一旁的周晔(鲁迅的侄儿,也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作者)你会怎么想?彭老师这样有梯度的慢慢引导学生感悟细节与场景,慢慢感悟情感,深度理解习作要求后再进行真情表达。在彭老师讲过课后,学生们写出来的习作进行交流时,彭老师很注重强调学生要真情表达。彭老师这节习作课的有几大亮点:铺垫到位(导入环节设计深入人心)、场景借鉴(借鉴刚学过课文中的细节)、层层深入(人物—事件—细节—真情)。这几点很值得我学习。 在学生平时写作中,常常会出现读完整篇内容看不懂,不知道孩子到底要 表达什么意思。甚至有些作文很零碎,东拼西凑主题不明确等情况。这也要引起我的思考“怎么教”很重要。
彭老师在说课时提到,这篇习作教材要求不足200字,但他在备课时看了不下20遍。反复思考:这节作文如何上能让学生做到深度理解,真情表达。作为名师还有这么严谨的备课态度,何况我们普通老师呢?更要深度理解,吃透教材,反复思考如何教习作,教学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