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暮秋时节一个很凉的雨天,外面细雨霏霏,那轻灵如丝的微雨,让人变得空灵而清新,变黄的叶子在这雨中飘零着,给人一些透骨的凉意。走进英民小学的正德礼堂,课程组精彩纷呈的课程展示也如那轻灵的微雨,但这雨不再是微凉的秋雨,而是如春雨一样滋养生命蓬勃生长,带来的是暖暖的春意。参加此次活动的除了英民小学的郑校长、全体语文老师,还有我们的特邀嘉宾一一滑县教研室的侯建华主任,教研员刘会娟老师,赵永淑老师。
书法不是诗,却有诗的味道;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是我们时代传承的表达,小小的汉字里有大大的乾坤,横平竖直的笔画有都韵味的传达,耿军老师的写字课,让我们体会到了小小汉字里的大智慧。
耿军老师用一首写字口诀的儿歌导入了本节课的学习,指导学生观察"月"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间架结构,每一笔的书写方法。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再指名板演"月”字并说出自己的书写过程;课件演示“月"在字的不同位置形状的变化,让学生观察,然后指导书写。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投入到了汉字的书写之中,那一横一竖,一撇一捺,虽然还有点稚嫩,但我们从那端正的字体中可以看出孩子们有一定书写功底,这是孩子们平时努力的见证。写字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让学生写出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只有像耿军老师这样,从细微处入手,不懈地坚持,才能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果我是孩子,我一定不喜欢一板一眼的说教,如果我是孩子,我一定不喜欢你对我大吼大叫,如果我是孩子,我一定不喜欢你的无理取闹,那样多没礼貌,那样多不尊重人啊,不信,你看我看到的故事里,他们会教会你如何优雅的走开,李红梅老师带来的绘本《你别想让河马走开》,通过看封面,看环衬,出示画面,配乐讲述故事,表演让学生明白遇事多商量,要好好说话。李老师把绘本故事与语文书上的口语交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绘本教学的一大创新。整堂课节奏不缓不急,但孩子都沉浸在故事中,这不再是一个故事,而是生命的演绎。最后的情境表演,孩子们更是投入,道理就是在这演绎中越来越清晰、明白。
绘本的魅力就在于文字与图画的结合,让孩子在演绎中可以自然的领悟到个中的讲不出的道理。读绘本,可以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和克服恐惧;读绘本,让孩子学会表达,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读绘本,让孩子知道原来科普也可以这样美,在不美好的世界里心里满怀希望;读绘本,让孩子打开眼界,让他知道世界中有那么多不同、那么多的不完美与美好......
秋天栖息在晨光里。向树木的枝头撒下圆圆的露珠,收起茫茫的落叶摇曳的影子。叶子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根的向往。秋天还栖息在晨诵里,你听,那是秋的音符,你看,那是秋的颜色,那是秋花的色彩,贾海娇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穿越秋花,让我们领略了秋花魅力。贾老师尝试上了一节古诗类的晨诵课,读古诗要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味、读出诗的意境…层层递近,水到渠成,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形式了师生在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一起激励,教师、学生、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的氛围。
三节课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侯建华主任做了精彩点评,并为我校的课程建设指点迷津,明朗了前行的道路: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使之更符合本校和学习者的需要。课程建设要有学校的整体规划、各课程组的规划、课程的内容、课程的目标、课程实施与评价,要立足学科特点,依据课标要求,课程标准,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学科素养。校本课程走过了近三年时光,如今应该有创新点,比如写字课,可在课型上做深入的研究:写字指导课、写字实践课、书法鉴赏课、主题拓展课等。但愿这场及时雨,能点染我校课程万紫千红。
“今年花胜去年好”,经验将作为我们再铸辉煌的基石和指南。用力只能及格,用心才能卓越,所以,既然要做,我们必须凝心聚力,全心全意投入做。让学生的生命在穿越一个个课程中丰盈起来,幸福成长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