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佛兰西斯·培根
本文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二章“阅读的层次”的笔记。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阅读笔记,第二部分是我的思考,欢迎您告诉我您的思考哦~~
1. 阅读一共有四种层次,且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第一层次的阅读存在于第二层次的阅读当中,第三层次又包含第二层次,以此类推。第四层次是阅读的最高层次,包含且超过了所有的阅读层次。
2. 阅读的第一层次:基础阅读。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该层次的学习通常在小学时完成,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当然,如果遇到我们不熟悉的外文书,就会碰到这个层次的阅读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的速度课程着眼于这个层次。
3. 阅读的第二层次:检视阅读。目的是在一定时间内掌握一本书的重点,主要解决的问题是“这本书在谈什么?”、“这本书的架构如何?”。检视阅读是系统化略读的一门艺术。
4. 阅读的第三层次: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完整的阅读,或者是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与检视阅读相对,分析阅读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在这个层次的阅读当中,一直要读到一本书成为读者自己为止。分析阅读需要有相当的分析阅读的技巧。如果目标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则完全没必要用到这个层次的阅读。
5. 阅读的第四层次:主题阅读。也可称为比较阅读,这是最复杂、最系统的阅读。做主题阅读时,会读很多书,并且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的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书都谈到的主题。而借助主题阅读,阅读者要能架构出一个可能在所有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
在阅读这一章内容的过程中,对于当下我们接触各种资讯以及通过书籍阅读有一些感想。
对于我们现在的实际生活,我觉得我们阅读的层次可能跟上面的不尽相同,可粗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消遣阅读:比如看知乎上的各种抖机灵的回答、皮皮虾上的搞笑段子、逛微博等等。这种类型的阅读主要是为了消磨时间以及缓解压力。由于它能够给我们带来短效的刺激,很多时候也是我们注意力不集中的结果。
2. 碎片化阅读。与上一种不同的地方在于,消遣阅读重在“消遣”、“搞笑”,而碎片化阅读则带着一种“学习”的意味,因而碎片化阅读是一种更具迷惑性的陷阱。我们阅读微信公号上的各种观点文、分析文,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到了一种消化“打包的知识”的快感,读完深感自己获得了些许观点上的启发和分析力。但实际上,阅读这样的文章除了给我们带来一点跟别人聊天时的“谈资”之外,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多少知识储备上的提升。原因在于:1)吸收的是打包的知识,没有经过自己的分析,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没有思考,因而无法拓展我们的思考力;2)容易遗忘,昨天读的跟今天读的完全无关,过一段时间之后就遗忘了。
3. 系列的碎片化阅读,或者说主题式的碎片化阅读。比如我们阅读某一个大V写的关于某一个主题的知乎专栏,或者某一个非常专注于某一主题的公众号。这些专栏的文章由于是关于同一个主题的,而且往往作者会搭建一个知识框架,因而比较接近于书本上的知识——系统化、体系化的知识。阅读这样的文章,算是真正有了一点学习和提升的意义。但是我仍然不推荐这种方式,原因在于作者水平层次不齐,而且就算是作者水平够高,但是由于写专栏毕竟不像写书那么严谨,仍然不如去读一本好书。
4. 书籍的阅读。读书的阅读层次跟《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所写的一样。
综上而言,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在我们被各种抖机灵、观点文、分析文包围的今天,我推荐读书,更推荐主题阅读。
对于一个领域深入的钻研,从一无所知到略知一二,然后初步搭建知识框架和体系,接着慢慢填充内容,最后形成自己深刻的、独到的认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一门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对于一门陌生的学科该如何去打开这扇知识的大门,知道了如何学习,知道了关于学习的底层逻辑和方法论。
对于这个问题,你又是如何看的呢?欢迎告诉我你的想法。
我是金小min,喜欢研究思维方法论以及自我提升,欢迎关注我一起成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