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在餐厅里,隔壁桌的一家三口坐下来没多久,小女孩突然大哭不止。嗓门声用震耳欲聋来比喻都不为过。一旁的妈妈脸色很不好看,瞪着那个女孩,女孩不为所动,继续扯着嗓门喊叫哭闹。一旁的爸爸非常无奈地拍着女儿说着,好了好了不哭了。
哭声持续了好几分钟,大概是妈妈感受到了旁人目光的压力,拿着手里的叉子对着女儿,瞪着眼睛威胁道:“你再哭一声小心我用叉子收拾你!”
小女孩不为所动,用更大的嗓门示威,妈妈立刻把叉子对着女儿,作出要进攻的架势,小女孩大概是以为妈妈要动真格的了,一下子止住了哭声。
随后一家人的进餐开启“拼桌”模式,爸妈各看各的手机,孩子边吃边玩食物,整个进餐过程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回想刚才小女孩声嘶力竭的哭喊声,大概并非处于纯粹的情绪宣泄,更多的则是想引起父母的关注吧。
直至今日,还有很多父母被问到诸如:孩子见谁怕这样的问题。树立对孩子威慑的形象,真的有助于限制孩子的不良行为吗?养育听话的孩子扔是我们这一代父母追求的吗?
一个好的引导者应该鼓舞他的跟随者,激励他们做出符合情况需要的行为。孩子需要我们的引导,当他们确定我们尊重他们,也尊重他们做决定的权力,他们就会接受我们的引导。
那位妈妈处理孩子的哭闹方式司空见惯。家长对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所采取的威胁回应,就足以说明,尊重亲子关系中的缺乏。家长首先没有对孩子产生尊重,孩子自然会用他们的不当行为来示威,家长的威胁和恐吓是出于对孩子无计可施的无奈。可孩子小,因为对父母的种种需求,最后经常是家长赢了。但这也只是暂时的。一旦孩子长大,进入青春期,家长手里还有什么王牌来对付孩子呢?
我没有权利惩罚一个和我享受同等地位的人,我有责任引导我的孩子。我没有权利强迫他人接受我的意愿,我有义务不对他人的过分要求妥协。
孩子需要我们的尊重,同样我们也需要尊重自己。面对孩子在公共场合的无理取闹,家长可以立刻带孩子离开餐厅,等待她的情绪平静下来后,再带回餐厅。而整个过程中,也需要大人的冷静处理。当大人不能很好的处理情绪时,孩子又能从大人那学到什么呢?
另一种常见的应对方式是“贿赂”。你不哭妈妈就买糖给你吃。你这次考试只要考满分,妈妈就奖励一个ipad。
这种方式通常效果立竿见影。但对孩子今后价值观的形成影响却很大。
奖赏方式的灌输,只会让孩子认为不做事情是应该的,做事情的唯一动力是需要得到好处。这样的观念只会让孩子的物质价值观急速增长,一直到没有任何奖赏能满足他们的胃口。
我们很快便会穷尽奖赏的方式。到了那时,你打算出那副牌?
奖赏不能给孩子归属感。而归属感和满足感是需要通过贡献与合作得到的。当我们忙着通过奖赏赢得孩子与我们的合作时,事实上,我们剥夺了孩子从生活中得到的基本满足感。
孩子的各种“问题”,实际上都来源于我们家长自身的问题。当我们意识到孩子需要被尊重,我们便会舍弃简单粗暴的打骂或者物质奖励方式,继而寻找更为合适的沟通的方式。而这一切,则需要我们大人作出改变。
育人先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