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逆风飞翔”发给我一个链接,是他写的游记:《石渠纪行》(四)客宿藏家民居。让我点评一下,我答应了。在简书我曾写过一篇水文,叫《最后的声音》,就是关于点评的,写那篇水文的目的是想向朋友们宣告:不再点评了。可惜我们许多人都有个通病,往往言行不一。前不久就评过一次,有一就有二。破了。况且不是名人,没那么多规矩。
《客宿藏家民居》是作者连载游记中的一篇,行走中发现的一个片断,时光隧道中路遇的一个点。透过作者成熟的手笔,个人感觉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点题快。“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在傍晚抵达今天此行的目的地”,这傍晚到达的地方直接点明了题目中夜宿的地点。自然这就使读者有了接下去会发生什么的兴趣。
二是紧扣中心。整篇游记都是围绕一个藏族朋友的家来叙述的,内外的环境,景物描写极其流畅,画面感十足。如“主人的房子建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半山腰的台地上。两层木制楼房坐北朝南,飞檐的造型,融入了一些汉式庙宇楼阁的建筑风格,浓墨重彩的装饰纹样给这座建筑披上了华丽的外衣,在天边雄伟壮观的雪山、远处浓绿的针叶林和周围茂密的草甸映衬下,俨然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还有屋外关于雅砻江的描写,还有养鹿的故事等等,都是与“夜宿”有牵连,所以显得不枝不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是细节丰满。无论是屋外的大环境,还是室内的小环境,作者的描述都是丰满而又细腻。“主人的客厅和厨房在二楼同一个空间,宽敞的房间里装饰华丽,木质的墙上悬挂着绘制精美的释迦牟尼和活佛的唐卡画像。除了特色的藏式装修风格外,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客厅里每一个茶几上的果盘都盛满了各式点心和水果。”可贵之处,还有由男女主人的言语,反衬出深处大山中的藏民精神上的风貌。由此我想到脱贫攻坚故事中的“人穷不可怕,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
通篇作品由外而内,由景到人,布局合理,语言流畅,足见作者有不凡的写作根基。
但任何作品细读过后总会有点遗憾的,本文也不例外:如开头“热情的女主人知道我们要来,早早地就抱着孩子等候在院子的大门口,恭候我们的到来”。如果读一遍就会觉得“要来,到家”有些拗口,还有“等候,恭”也是类似。“恭候我们的到来”显得多余了。
“汽车都能通到咱们家门口了,”这里的通字不如改成开字。如果用通,则汽车改成道路。
同是这一段,过多的“了”字,“也”字,其实也是可省略的,一点不影响句子的意思。
而最重要的是,作品里无论是写景,写人都是一个“他”字,没有揉进自己的情感在景物里。一篇好游记不仅仅是记录所看到、所听到的,更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让读者能产生共鸣,这样的文章才丰富饱满,立体浑然。像艾略特所说的:“将各种意象和多重联想通过撞击而混成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