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浮燥燥地读了《呼兰河传》,可能是由于这本书更像是散文体小说,故事性弱,读来兴致并不算高。但回想起来又觉得别有一番滋味,在一个不清醒的时代,萧红好像一个人清醒的寂寞的活着。
呼兰之所以成为萧红最恋念的地方,正是因为这位爱他、疼她、并且成为她童年唯一玩伴的爷爷。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她也跟着祖父在后院里边。“依样学样,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浇水……捣乱比帮忙多。给祖父插了一草帽的玫瑰花,一家人见了笑疯了;浇水往天上泼,大叫下雨了、下雨了;踢飞了祖父刚播种下的种子;除掉了韭菜留下了杂草……后院里充满了她和祖父的笑声。爷爷给他烧鸭子,烤苞米吃,到后来又教她学诗。这也许就是萧红一生最幸福的时候。
当她一个人摇曳不定孤苦伶仃来到香港的时候最怀念的就是她的祖父和她的家乡,也正是像她所说“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第五章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写的是小团圆媳妇。只因小团圆媳妇长得高,吃得多,说话声音大,不怕羞,婆婆就天天打她。用她婆婆的话说:“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他一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点,可是不狠那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代叫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
打得有病之后,又花各种钱给团圆媳妇治病,治病的方式是用大缸给小团圆媳妇当众洗澡,“这种奇闻盛举一经传了出来,大家都想去开开眼界,就是那些患了半身不遂的,患了瘫病的人,人们觉得他们瘫了倒没什么,只是不能够前来看老胡家团圆媳妇大规模地洗澡,真实一生的不幸。”硬是把一个黑乎乎,笑呵呵的小姑娘折腾死了。写出了呼兰河人统一的特征麻木、落后、愚昧、无知。
萧红写死亡是这样的“风霜雨雪,受得住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的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至于那还没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