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到的题目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思想,因为毕竟谈思想就得谈知识分子,但是后来想到中国其实只有官员,没有知识分子。
中国的确是有很多“读书人”,他们埋头苦读四书五经,言必称圣人,但是这些人不能算知识分子,他们和现在只背考试大纲范围教材的高中生并没什么区别,他们只是读书人,算不上是知识分子。
战前对西方诸国的态度: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的发展,并的确有一定优越性,文化一直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以此文化圈为基础,中国人一直习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鄙夷四方,清王朝就是在如此文化积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对外体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儒家文化千年浸润的道德优越感,使中国人觉得自己的皇帝是授天之命管理天下的代表,所有其他的蛮夷都应该以中华文明为中心,为“天下共主”服务。到清朝,国际关系又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天朝上国”“藩属国”“外化各邦”三重关系。虽然当时的中国人已经知道了英国,法国,美国的存在,但是在官方文书中,依然蔑称为“夷”,所有的国名在官方文书也必须加一个口字旁:如“口佛国”(法国)“咪国”(美国)。
中国与英国在明朝就有商业往来,但是在“天朝上国”的观念下,中国人对英国人的认识依然是混沌一片。英国曾经多次派遣使者访问中国,但是清朝官员依然以“英吉利贡使”(原文英吉利三字还带着口字旁,以示华夷之别,)之礼接待,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不欢而散。
1838年,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义律投递文书,封面上无“禀”字样,被两广总督邓廷桢“原封掷还”,当时天朝妄自尊大的态度可见一斑。
到了清末,西方文明不论在政治制度或是科技技术方面,都已经远超中国,但是,在儒家文化道德优越感的解读,折射以后,反而都成了奇技淫巧,为正人君子所不齿。正当英国女王在位,实行君主立宪制,更是“牝鸡司晨 惟家之索”,“权臣当道,国将不国”的铁证 。
就算是所谓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其实也不例外,说到林则徐,不得不说到禁烟运动。明天有空再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