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晚上加班到家已经九点半,匆匆到房间看下儿子,打个招呼就要赶去吃饭、洗漱,然后带儿子睡觉。在我吃饭的时候听到老公的呼声,儿子邀请我“来看看”的笑声,我走进房间,看到场景如下:
想想看,一边是我很疲劳,要赶时间,不能耽误儿子正常睡觉时间,另一边,床上一塌糊涂。怎么办?
此刻,我需要影响儿子,让他做他不想做的事:跟他的玩偶分开,把贴纸收起来,安静地准备睡觉。有孩子的爸爸妈妈一定能明白,这对于一个四岁半,精力超级旺盛的男孩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床头的那本《关键影响力》该上场啦。
书中第60-65页,阐述了让对方自己产生动力去改变的四大办法之首:让对方主动做出选择。
一、我们习惯怎么做呢?
我们非常想让对方改变行为,但自己只会程咬金的三板斧:抱怨、责难和威胁,除此之外再无良方。既然如此,那也只能每次故技重施了。
我们使用这些惯常伎俩,回应给我们的就是人际关系紧张,想推进的事情推进不了,自己很有挫败感:我根本影响不了他人。
二、为什么要让对方主动做出选择呢?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都有保留个人意志的欲望。
无论对个人动力的侵犯意图是大是小,我们从来都不肯轻易放弃,让别人替自己做主。
牙膏为什么要从下往上挤,睡觉时为什么不能给手机充电,吃蚕豆为什么不能吐皮...想想看,咱们的父母、配偶,这么多年来数落了我们多少“坏毛病”,我们改了吗?我们看不惯他们的那些臭毛病、怪癖,他们改了吗?
乔布斯的这句口号,真的是酷毙了!燃起了无数人心中的梦想。是啊,改变世界,谁不想呢?可往往现实是:连自己的老公/老婆,孩子都改变不了,空留一声叹息。
从外向内去改变,难于登天。
三、如何让对方主动做出选择呢?
以情感共鸣代替主观判断,以提问的方式代替空洞的说教,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影响力。
当你不再向对方强加个人想法时,双方对思维主权的争斗自然就会偃旗息鼓。
第一步:情感共鸣,在很多书中也会称为“共情”。
比如我儿子将床上弄的一塌糊涂,他当时的情感是什么呢?一方面他喜欢玩偶和贴画,想跟他们一起睡觉,这个愿望以前也提过好几次;另一方面,等妈妈等了很久,妈妈回来之后又要去忙其他事,他希望妈妈能关注到他,能陪他。
所以我拿着牙刷,含着满口的泡沫跟儿子说:看起来你真的是很喜欢你的玩具呢,想要跟他们在一起。在得到儿子的欣喜回应后接着表达:谢谢你今天耐心等待妈妈,真希望妈妈咻的一声就把所有事情做完来陪你玩。儿子搂着我的脖子咿咿呀呀撒下娇,说些诸如“妈妈,你回来的太晚了。妈妈,你来陪我玩”之类的话。然后我跟他说“妈妈真想早点来找你,我现在去洗澡,你会在我来到房间之前把今晚的绘本找好吗?”儿子爽快的说“没问题,我一定很快就准备好”。
第二步:提问引导。
洗漱完,开开心心抱一抱,就要面对“一床鸡毛”了。
结合以前的情况和对儿子的了解,选择先从毛绒玩具下手。
我:嘿,宝贝,谁来送这些玩具到飘窗上去呢?
儿子:不要,我要他们陪我睡觉。
我:(充满爱意的摸摸小脚)嗯,你喜欢他们。你来决定,留哪一个陪你,其他的,妈妈帮你送到窗台。
儿子:嗯...小鲨鱼吧,它又小又干净。
(备注:玩偶上床的事出现多次,经过协调,我们约定可以留一个小的,干净的。)
接下来,就是贴画了,这是第一次出现。
我:耶...抱着我的小宝贝睡觉,真的好开心啊。妈妈抱抱你,还是你来抱抱妈妈呢。
儿子:不要抱抱,妈妈,你看看我的这些贴画,好好看啊。
我:嗯,是好看。哇,我看到了大象,真是强壮的家伙呀。
儿子:是的,还有狮子,是草原之王。
我:(敲敲拿出袋子)两个都是大家伙,谁第一个进入妈妈的袋子里呢?
儿子:不要放袋子里,就放在床上。
我:噢,让我来猜一猜,肯定是长劲鹿,它抬着长长的脖子看着妈妈,在等我呢。(边说边去动手拿)
儿子:不是的,不是的。我决定了,先把犀牛放进去吧。
然后下面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放进去了。完美!
四、独家使用攻略
1、练习。此法虽好,不练无用。指望第一次用就圆满,不太现实。
2、打组合拳。在使用这个方法时,注意运用游戏、感情链接等辅助措施,这些才是提高成功率的基础。
3、淡定。如果你没有使用成功,淡定,如果有时成功有时不成功,淡定。因为我们要做的是:
影响,而不是控制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