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出身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也没有很高的智商和天赋,甚至在智商上面还要比普通人略低一些,完全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在晚清名臣李鸿章、左宗棠等人中,也是天赋最差的一个,但曾国藩却成为了成就最高的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被誉为大清王朝的“中兴第一名臣”。那么,曾国藩是如何从一个智商平庸的“屌丝”逆袭到成为“古今完人”的呢?
01
曾国藩的“笨”很可能是祖传的
曾国藩家住湖南省湘乡县,祖上都是农民,曾国藩曾在文章里提到过,“吾曾氏由衡阳至湘乡,五六百载,曾无人与科目秀才之列”。虽无科举经历,但曾门却一直都有一个科举梦。
曾国藩的祖父名叫曾玉屏,号星冈,青年时代,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直都没有想明白过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三十五岁时,忽然洗心革面,决心要踏踏实实地当一个规规矩矩的农民。曾玉屏告诫自己的家人,要以种田为本。他每天都早起早睡,下地干活,立志要振兴家业。
在艰苦奋斗了十几年之后,曾玉屏让曾门的家底实力上了一个台阶,从贫下中农跃迁到了小地主的层级。
发家致富之后,曾玉屏便把重心转移到了读书上,希望可以培养自己的后代子孙去考科举。
在中国古代,一直有着“士农工商”的说法。《管子·小匡》里提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柱石)民也。”士农工商是古人按照为社会贡献大小的顺序来排序的。其中,为什么士要排在第一位?因为当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价值标准决定的,立德于心,建功于世,宣德功于言,泽被后人。
但天不遂人愿,让曾玉屏万万没想到的是,被自己寄予厚望的儿子曾麟书并没有科举天赋。曾麟书四十三岁考中秀才,被乡亲们嘲笑为“童生”,很执着,四十多岁了,场场不落,只要有考试,必然早早赶到,最先一个进场,最后一个出场,然而每次都名落孙山。
后来,曾玉屏又把希望寄托到了长孙曾国藩身上,但曾国藩的天赋也并没有比父亲曾麟书好到哪里去。
02
七次考试,才中秀才
从十四岁第一次被父亲带去参加考试,曾国藩足足考了七次,才考中了秀才。第六次落榜时,还被学台“悬牌批责”。
什么是“悬牌批责”呢?其实就是把文章拿出来当做反面教材进行公示,让其他考生都看看“差文”长什么样子,这对于曾国藩来可以说是非常耻辱的一件事情,以至于后来他回忆自己的生平时,说这是自己平生第一大挫折:“余生平吃数大堑……第一次壬辰年(道光十二年)发佾生,学台悬牌,责其文理之浅。”
曾国藩的文章是如何“文理之浅”的呢?
大清顺治九年(1652),给考生定了“六等黜陟法”。“文理平通者列为一等,文理亦通者列为二等,文理略通者列为三等,文理有疵者列为四等,文理荒谬者列为五等,文理不通者列为六等。”
而曾国藩的文章被判定的就是第六等,文理不通。
关于曾国藩的“笨”,还有一个野史小故事。
曾国藩有一次在背《岳阳楼记》,有个小偷潜入他家里,爬到了房梁上,想等曾国藩入睡后,再进行盗窃,谁知道曾国藩怎么都背不下来。小偷在房梁上睡醒两觉了,发现曾国藩还在那里“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小偷一气之下从房梁上跳了下来,指着曾国藩破口大骂:“就你这个笨样,还读什么书?你听我给你背一遍!”说着,从头背到尾,然后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目瞪口呆。
虽是野史传说,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曾国藩的确实没有很好的天赋。
03
从“笨”中悟到的学习方法
经过了前面数次的失败经历,曾国藩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往,他发现,自己之所以读书很笨,其实跟父亲“死记硬背”的教授方法有关,这样的教学结果便是基础扎实,但缺乏灵性,不懂变通。同时,他也意识到,既然自己这么“笨”,那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去学。
曾国藩找出历年考试的试卷,反复对比,找出自己究竟差在哪里。
最后得出结论:自己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接下来要在大局观和整体气势上去下功夫。
人一生的通常会有三次觉醒:
第一次:见自己。发现了自己的局限,开始自我审视和反省。
第二次:见天地。洞察了世界的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去做事。
第三次:见众生。看透了人性的真相,学会了用人,布大局。
这一次,曾国藩便是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觉醒,同时也打通了自己的科举之路,从此开始步步高中。
道光十三年(1833),他又一次踏上了科举之路。这一次,他中了,成了秀才。
此后,曾国藩又在24岁中了举人(湖南省第36名),在28岁中进士,一路高歌猛进,为日后的仕途生涯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我们习惯了被教育找方法,找技巧,要聪明,但曾国藩却反其道而行,既然自己笨,便跟笨死磕到底,用笨方法去学到底。
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
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因此“逆商”也就是逆商比较高,抗打击能力比较强;
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正是凭借这样的“笨”方法,曾国藩不论是在科举道路上,还是后来的仕途道路上,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即便晚清时期人才济济,论成就也都不如天赋平庸的曾国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