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概念最初是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最先推出的。为此她写了《断舍离》一书,来推广自己的概念。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随着图书的畅销,“断舍离”成为时尚新词,意思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断舍离”似乎已成为一种现代生活的理念。[1]深入“断舍离”的内核,倡导的是一种简单、懂得满足、且不浪费的生活方式。
然而我特别想知道热烈拥护这一概念的人群到底有多少人去实践这一理念。是不是表达一下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然后继续过自己丰富满溢的生活呢?
当然这种生活理念的确是有优点的,只是那种优点是否适合每个人就不得而知了。
对于像我这种执迷于人间烟火的女子恐怕是真的不适合呢!
看见漂亮的衣服鞋子总是止不住要买;总是仪式感的在特别的节日给自己添置特别的东西;餐具只是够用当然不够,总是各种样式各买一套……所有这些东西承载着我的心境,情感,风格,它们会成为一种符号,定义我是哪一类人。
比如一个时装设计师,他的家里一定有个地方,存放着他在世界各地淘来的衣装,这些衣服平常不见得都穿出去,丢更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里承载着他的热爱啊梦想啊灵感啊,同时也是他的宝地,他的私人花园。
比如一个拥有多重爱好的人,他的家里一定充满了各式各样收集来的有趣的东西,这时候你让他断舍离,要简单生活,擦,谁理你啊,没有那些有趣的摆件、装饰、植物、花朵,工具……活成苦行僧的样子,人真的可以去死好吗。
为什么人人都知道吸烟对身体不好,但是仍有那么多人吸烟,人家就好那一口啊,况且人生须臾,连一些小欲望都满足不了,那真的是活的忒憋屈啊。
下面逐一说说我对断舍离三大概念的感触。
断舍离之一: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谁会买不需要的东西。你要说了,有钱人啊。有钱人?有钱人才最会懂物物交换的概念好么,谁会为没有需要的东西买单。当我们去购物的时候,一定是在购买商品的功能啊,或实用,或观赏,或享受,这都是在满足人的需求啊,所以,不管是物质需要,精神需要都是属于需求范畴,而商品的存在肯定是为某一种需求而存在的。那么买漂亮衣服鞋子是一种需求吗?买想吃的食物也是一种需求吧?买各类生活用品都是一种需求吧?这样一来你出去一趟,可以空手而归吗?其实不买那些东西仍旧能活,穿简单式样的前年买的衣服,吃一些基本的食物,家里永远一成不变,少有新的事物出现,对,就是这种生活,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
断舍离之二: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仔细想想家里没用的东西多了去了,你都扔了吗?抛去那些折损的物品不说,因为东西自然有一个从新到旧,再到无法发挥价值的过程,一般的东西坏掉了当然要扔掉,要不然你的家都成了一个废物基地了好么,这些东西再不扔了你就是一个生活中的变态了。我们再说说还有一类无用的东西是我们愿意保存的。去遥远城市看望恋人所乘的车票,母亲家里存放着儿时玩耍的娃娃,不会再穿的但是已经过时的牛仔裤,那牛仔裤上的刺绣是你自己缝上去的,你还记得当时的兴奋与激动,所有这样的物品,无用,但是也必须清除出户吗。有的人会吧,也有人不会,我就是在为那些不会把此类东西清掉的那一类人说话啊。那些东西承载了一个名词,叫做回忆,或者说他们就是一群念旧的人,那些东西是他们过去生活的痕迹,不愿抹去,无法扔掉,没办法,重感情的人都是如此。
断舍离之三:舍弃对物质的迷恋
这个就更做不到了。外在的物质生活是多么丰富啊,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别人怎么看到你丰富的精神内在。不懂那么些有趣的事物,怎么会有有趣的谈吐。再者我真的迷恋物质不造作啊,虽然有些东西平时根本用不上,但是我真的希望我想要的时候,刚好我都有。没错,这就是丰富的物质带给我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这里当然不是说看见什么买什么毫无节制,是说为自己的爱好买单,为自己的渴望买单。
而且,有的东西简直就是实用与艺术的结合体,我为什么不迷恋,直到把它收入囊中呢!
综上,不管断舍离的生活理念有多么现代与时尚,但是臣妾我真的做不到啊,还是让我在花花的物质世界里浮沉打滚吧,同时又不失为一个有趣有料的人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