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享受物的便利,且日渐沉溺其中。但同时,我们也被物控制,付出了不菲的代价。这些已是常识。因此,才有“清贫思想,简朴生活”,才有极简主义,才有断舍离。其要义,并不是简单的舍弃,乃是一种对物的理解,或者说对物与人的关系的反思。这已经是一种包含着明确的生活哲学的理智的生活。
即是说,极简不是盲目地断舍离,而是一种沉思熟虑的选择。根据“最少必要原则”(或奥卡姆剃刀原则),使核心要素突出,从而使人生保持必要的深刻,并因此增加幸福。在某种意义上,或许是斯多葛主义的当代变式。
可是,断舍离的不应该限于物,还应拓展到人际关系。这并非为这本已冷漠的社会增加无情,恰恰相反,这社会日渐冷漠的一个表征,正是朋友圈人数太多。交游越广阔,人越孤独。我曾遇到过这种情况,他对所有人似乎都很好,充满了感性,也不乏姿态或小恩惠。但是,他对任何人(甚至家人)都缺乏真正的理解与关切而不自知。这不怪他,朋友太多反而没有朋友,以至丧失了深度交往的能力,因为他没有充分的时间去练习。
人际上的断舍离,也是一种负责,对核心关系的负责,以及对终将远去者的负责。在这里,智慧表现为一种判断力,一个有品质的因缘世界因此得以形成。
我倾听,我批评,我交往,这些都是一种建设行为。相反,对于注定远去者,我不抱怨,不解释,不挽留,任由其飘到另外的山冈。你怎么评价我?誉我,毁我,误我,笑我,与我何干?与我何伤?无情亦是真豪杰!
人际上多数烦恼,我以为都是自找的。虚妄心,投机心,一齐作祟。许多关系,就像舍不得扔掉的物件,维护成本过高,却无所用,还占地方。
流水不腐,于创造中发展因缘,而因缘又激发了创造。遇则欣悦,则全心以待,离则释然,则欣然放手。或相濡以沫,或相忘于江湖,不亦乐乎?
老魏匆匆于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