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之不能自成,其患在于俗学。俗学之患,枉人之材,窒人之耳目,诵其师传造字之语,従俗之文,才数万言,其为士之业尽此矣。夫学以明礼,文以述志,思以通其学,气以达其文。古之人道其聪明,广其闻见,所以学也,正志完气,所以言也。王氏之学,正如脱椠qiàn,案其形模而出之,不待修饰而成器耳,求为桓璧彝器,其可乎?
士人不能自我成就,其问题在于庸俗的学问。庸俗学问的弊病,在于歪曲人的才能,堵塞人的耳目,只是背诵老师传授的现成话语,写些迎合世俗的文章,才不过几万字,他们作为士人的学业就到此为止了。学习是为了明了礼仪,文章是为了表达思想,思考是为了贯通所学,气概是为了使文章通达。古人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扩大他们的见闻,这是为了学习;端正志向,完善气概,这是为了著书立说。王氏(应该是王安石)的学问,就像脱去模子的现成器物,只需按照它的形状模子制作出来,不用修饰就能成为器具,但想让它成为美玉宝器,怎么可能呢?
读后诗曰:
俗学庸才耳目盲,形模脱仿器难成。
学思明礼达文气,细琢精雕显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