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字重光,是李璟的第六个儿子。他在虚岁二十五的时候继承了王位。在三十九岁的时候被迫降宋,南唐灭亡。他一共做了十四年的皇帝。降宋之后,处境恶劣,但他那么打动人心的词都是降宋以后写出的。
李煜的作品,大致可以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一、前期作品:自古才子多风流,何况帝王?
都说才子多风流,何况李煜这个帝王才子呢?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和大小周后的爱情故事。爱情是造就诗人的良药,李煜前期不少作品都和爱情有关。
大周后:周娥皇。
周娥皇是南唐开国功臣周宗的长女,十九岁时,入宫为妃,得到后主李煜恩宠。
大周后是个艺术实力派兼样貌明星派的女子,《南唐书》载:
后主昭惠周后,通书史,善歌舞,尤工凤萧琵琶。唐朝盛时,《霓裳羽衣曲》为宫廷的最大歌舞乐章,乱离之后,绝不复传,后(大周后)得残谱,以琵琶奏之,于是开元天宝之余音复传于世。
大周后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和李后主合作复原了失传《霓裳羽衣曲》。这首曲子在唐代还见证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李煜作词,周后弹曲,真是一对琴瑟和鸣的夫妻。美好的爱情也成了李煜不断创作的原动力。
在二人感情极浓时,李煜写了一首《一斛珠·晓妆初过》,记录娇妻的情态。词云: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沉檀,是一种浅绛色的颜料。唐、宋时妇女多用它点于眉端之间,或口唇之上。轻注:轻轻点画。些儿个:当时方言,意谓少许,一点点。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早晨起来刚刚梳洗完毕,画了个淡妆。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这句话不容易理解,因为用了很多典故,而且写得比较香艳。这也就是为什么李煜前期作品成就不高的原因。
丁香,又名鸡舌香,叶子不大,可以含于口中,所以古人又用丁香代指女人的舌头。丁香颗指的就是女人的牙齿。
樱桃就是嘴巴,白居易不是写过“樱桃樊素口”嘛?破就是张开嘴巴的样子。
这整句话写得就是女子唱歌时的样子。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裛,音yì,意香气;醪,音láo,意酒;涴,音wò,意污染。
下阙开始写酒会。女子罗袖上的香气还有些残留,透出朦朦胧胧的殷红色。小口啜酒似乎不过瘾,于是换了大杯喝酒,只为尽兴,哪里还在乎衣服被酒沾湿了呢?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无那的意思是无限,非常。红绒,刺绣用的红色丝线。檀郎是个典故,西晋文学人潘岳是个出名的美男子,小名檀奴,后世文人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的男子的美称。
这句话的意思是:那女子倚靠在绣床上,娇美无比,口中嚼着红茸,满面微笑着向心爱的人唾个不停。
可惜,红颜薄命,大周后29岁的时候因病逝世。大周后去世之后,李煜作《衣昭惠周后诔》,在文中他自称“鳏夫煜”。可见二人情感之深厚。
小周后:周女英。
小周后世大司徒周宗之次女。她们姐妹两的名字取自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他们两对姐妹的命运也是相似的。
在姐姐大周后生病时,小周前去探病,借机与姐夫李煜偷情。李煜那首著名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写的就是二人偷情的经过。词云: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今夜花明月黯,轻雾笼罩,说好到你那边去的。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刬,音chǎn。很多人把它和“划”混淆了。刬的意思是仅、只,在这里是光着的意思。
趁着夜深人静,我赶紧溜了出来与你相会。又怕奔跑的声音被人听见,只好脱下鞋,只穿着袜子快快跨越一层层台阶。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一向,即一晌,在这里的意思是刹那间。
终于在画堂南畔见到你啊,我赶紧依偎到你的怀里,因为害怕与喜悦,我的心还在怦怦乱跳。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我出来一趟是多么不容易啊,你要好好怜惜我。
这首词把整个偷情过程都写出来了,极为惊心动魄,用语也比较香艳。龙榆生《南唐二主词叙论》中评论说:“其为小周后而作《菩萨蛮》,尤极风流狎呢之至,不愧‘鸳鸯寺主’之名。”
二、后期作品: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又说:“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这些评论都指向李后主降宋以后的作品。降宋之后,李后主被宋太祖软禁起来。他在那个小楼里感受到的屈辱、无奈、悔恨、寂寞与痛苦,全部通过他最擅长的词表现出来了。比如《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这首词道出了一个道理:人生美好的东西总是很容易消逝,所谓“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最后一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最为无奈。人生的痛苦啊,就像水往东流一样,永远不可能改变,而且没有尽头。
我想,王国维之所以喜欢李煜的词,甚至认为他如基督一样担起了人类的罪责,大概就是因为这种深入骨髓的悲伤和痛苦。
再如《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我认为,这首词中最感人的是“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在梦中回到了熟悉的南唐,重温以前的岁月,可惜这是梦啊。梦中有多快乐,梦醒之后就有多痛苦。
李煜后期词作中,最为后人喜爱的当属《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首词开篇就来了一句无厘头的发问。就像李白的“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不同的是,李煜问的是春花秋月这些美好的岁月。对一个囚徒来说,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所以,他希望这些能够快点结束。在痛苦中,李煜又说“那些往事也模糊了。”就像那首歌中唱的“往事不要再提”。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东风即春风。
昨夜又吹起了春风。春天的夜晚的暖气总是宜人的。风一吹,我的记忆就像井水一样往外冒。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我怎能忍心回忆起故国的往事?
我个人认为,词写到这,李后主的痛苦之情就已经相当强烈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他还是经不起回忆的诱惑,又梦回南唐。皇宫里那些雕刻着精美纹路的阑干,用玉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吧,只是我后宫那些妃子都老去了。这句话就是在说物是人非。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上两句词中悲苦之情已经相当浓郁了,如果结果再写痛苦就不免逼仄。李后主毕竟是词家能手,他以“一江春水”作结,顿时感觉开阔。水又是绵长的,这句话和《乌夜啼》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是一个意思。但用语更晓畅,所以流传更广。
李后主还因为这首词送命。据说,在七夕之时,也就是李后主的生日,他曾命人演奏这首词,宋太宗听到“小楼昨夜又东风”时,非常愤怒,认为他还留恋着过去。于是命人把他毒死了。
三、结束语。
李煜后期的词之所以这么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就是因为他在词中融入了真实的生命体验。而他生命中所体验的痛苦、寂寞又是那么深刻。于是,在李后主手中,词脱离了“低级趣味”,不再只是青楼歌女们粉唇白齿里吟哦的缠绵曲调,它开始书写人生中不可承受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