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在潮汕方言中称为“剃头”,我学会剃头是在读高一的时候。
1964年,市华侨子女补习学校(简称侨补,中侨委直属单位)停办,原办学的校址划转给我就读的省侨中,因为我市有两个华侨中学,故有省侨和市侨之分。
1966年高一第二学期开学,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市区搬到郊区的新学校。新学校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六层楼的教学大楼、四栋三层楼的教师宿舍,四个篮球场、可以容纳1000多师生的大礼堂,还有一个350米跑道的操场,这在市里可算是一流的学校了。
新学校不但改善了教学条件,校领导还做出一个英明的决定:在一栋教师宿舍的楼下和二楼分别办了两个互教互学的兴趣小组,在楼下的是理发室,在二楼的是学习半导体。当老师发动同学们报名的时候,也不知什么原因,我就报了理发组。理发组一般都是在下午第三节课才开放,也没有请什么师傅来教,都是由高年级的学长当指导,我没事就往理发室跑,看看学长怎么理发,渐渐看出一点门道:俗话说,入门看人意,剃头看头势,各人的头势不同,长、短、扁、圆的都有,要有不同的定型;其二,理发讲究要化,理发剪子推上去,要平稳过度,切忌一高一低,象脑袋长了疙瘩般,学长说,这叫“高山大海”,其三,拿剃刀的时候,心要静,手要稳,刀片和皮肤接触的角度也要掌握好,否则,很容易划出伤痕,平时,可以用大冬瓜先练习。
这样看了两个星期,有一天,来了一位姓林的同学,是我们挂钩班的,那时学校实行高中部一个班带初中部一个班,叫挂钩班,大家都认识,所以一进门就打招呼:“秋牛兄,你也在理发室?”“是啊,我已经是剃头师傅了。”我自吹自擂。结果,小林当了我第一个实验的同学。可想而知,最后虽然不会“高山大海”,而“丘陵地带”则是免不了的。
有人说,成长是一段锥心的疼痛,勇往直前,不计后果的那段,叫做青春。的确如此,有时候,想想也是令人后怕。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反正,那时胆子挺大,学也快。后来,有了点技术,小林同学还专门点我的名,认定就要我给理发。
转眼间,文革开始,理发室也关闭了,有一天,我闲着没事,就转到理发室,门关着,门外的一堆垃圾中,发现了一把断了柄的理发剪子,我把垃圾翻了个底,找到那根断柄,带回家,请邻居大哥拿到工厂,焊上断柄。这把缺了两个牙的理发剪子,就是我带到小山村理发的第一代工具。
一套完整的理发工具其实简单:理发剪子,剪刀两把(其中一把是一半带齿状的),剃刀,梳子,披布,剃刀布,镜子,爽身粉等。
知青点的理发,却只有这把焊接的剪子,剪刀就用日常剪布的剪刀,凑合着用,其它工具就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了。
开始,我们只是在知青中互相理发,并没打算给社员们义务,一是我们的技术一般般,怕社员嫌弃,二是村子里有一个理发室,一个当地的社员经营,怕抢了他的饭碗。后来,找上门来请我们理发的社员越来越多,我们琢磨着,大队干部可能跟理发室的社员打了招呼或有什么协议,因为他见了我们还微笑着打招呼。这样,我们也就放开手脚,把为社员义务理发作为一项为贫下中农做好事的行动。因为有了义务理发,使知青和社员的距离拉近了,也让我们更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读懂农民。那时,一个人理发一次也只要一毛钱,一家子4、5个男的,一个月也只是4、5毛钱而已,但社员们这4、5毛钱能节省就要节省,来之不易啊!
别看小山村有粮食作物,也有经济作物,但收成后都由供销社按国家统一价格收购,记得当时国家收购一斤稻谷(国标一级)只有0.098元,就是说,100斤稻谷才9.8元,是什么概念?一个上海牌手表120元,相当于1200斤稻谷的价值。
所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农村支援了城市,农业支援了工业,农民支援了城市居民,这也是三大差别老是不能缩小的根本原因。
当然,作为知青,在当时,我们还不可能有这个认识,但我们也跟社员一样,省吃俭用,节省每一分钱,日常的酱油醋盐,我们也是拿着鸡蛋到店铺(小商店)去换,去体验着人类社会最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产品交换过程。
下乡插队一个多月后,我们第4生产队的华嫂,抱着刚满月的小男孩阿武,来到知青点,请我给他理发,出于礼貌,我对她说:“华嫂,刚满月的孩子理发难度比较高,你为什么不到村理发室去?” 因为这时候的孩子头发还是软软的,文学上称为乳毛未干,真的很难理发。
“他爸说,知青有知识,请知青理发,将来有知识。”华嫂答道。
看来推不掉,我赶忙从屋里拿出爽身粉,给阿武的小脑袋扑上爽身粉,因为爽身粉里有滑石粉,能减少磨擦系数,可以防止老掉牙的剪子夹痛小孩的头皮,这样,阿武又成了我给刚满月孩子理发的第一位。
1998年,在上山下乡30年的日子里,我们又回到小山村,看望我们的第二故乡,在小学里,乡亲们指着一位老师,告诉我,他就是阿武,我不由想起那年他刚满月的时候……
我们知青点有17位知青,现在各奔东西,有的成了大官,有的成了大款,事业有成的也好,商场失意的也罢,却没有那一个人的发型很超前、很时髦,大体上都保持着当知青时的发型,这是不是时代留给我们的烙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