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会想,1到40岁的人生,大概像一个杂货铺,人来人往,各种零碎,一地鸡毛。记忆中的每一个生日,其实也都差不多,吃吃蛋糕、吹吹蜡烛,许下不咸不淡的愿望,其实也未见有多少真正的快乐。仪式感是给别人的,对于记忆力太好的自己,真的,未必。
1岁的生日,原谅我,真的是被完全抹去的记忆。那个特殊年代,动荡不安,庆幸能从遥远的东北小城回到大上海,住弄堂房子,说吴侬软语,那也是很多年以后才懂的事。
2到9岁的生日,应该也和1岁差不多,毫无记忆,猜想着那时还没有流行吃奶油蛋糕,一碗长寿面再加一块葱烤大排是记忆中幸福的味道。
10岁,人生第一个“大生日”,开启记忆闸门。爸爸去十六铺水产市场买了数以框记的大闸蟹,高朋满座,我和yo妈只是躲在圆台面的一角喝着汽水嘬着蟹肉,寒暄的事情交给大人们就好了!生日后的几天,全家去九华山旅行,同样是人生的第一次。从此,爱上旅行。
11到18岁的生日,是一段段有些不愿想起来的记忆……吧!湿哒哒的梅雨季,烦躁的考试季,哪怕已经有男生会在这一天送花和巧克力,可叠加在一起仍旧是内心失落的尴尬。虽然也会在生日过后邀请小伙伴们来家里疯上一疯,可到底还是少了些名正言顺。15岁生日,中考,虽然早早直升并未参加,可爸爸早上丢给我三副大饼油条让躺在沙发上的我一个人解决早饭午饭也的确是奇葩来着。18岁的阴历生日,高考,连望着教室窗外高高的梧桐树发呆都是一种奢侈。那个年代没有家长站在校门外穿红旗袍拉横幅,但不得不说,他们内心焦躁却又不露声色的定力,我是服的。
20岁,那是一道通往成人世界的大门。在拿到的奖学金里抽出一张毛爷爷请爸爸妈妈在淮海路巴黎春天楼上的KFC吃了一顿“大餐”。站在十字路口,看着红灯变绿,绿灯变红,对着不安分的内心默默许下一千零一个愿望,谈一场恋爱吧,好不好?
21岁,那一场瓢泼大雨,无处藏身。下在心头的是那一份和不喜欢的自己告别的决绝。
22到26岁,生活是一场平淡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修行。Yo妈去了美国,闺蜜们要么恋爱要么嫁人,我要么宅在家里做沙发土豆,要么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去自虐游。那个偶尔经过的车站,那条发不出去的短信,那些原本我不以为然的事,其实从来都是自欺欺人的谎言。
时间来到27岁,生活终于有了一点希望。那一张早已泛黄的《雪狼湖》票根,和已经掉了几颗水晶的项链,都藏着。最美的时光,是最初。
28岁,婚后的第一个生日。我们正如火如荼地规划着我们的小家。于是建材市场边的柴爿馄饨代替了烛光晚餐,一堆堆瓷砖变成了礼物,回忆里是一起吃苦的幸福。
30岁的生日,在香港出差。维多利亚港的夜景甚是美丽。在网络还不发达的时代,煲着国际长途的电话粥,是点点滴滴的陪伴。
32岁的生日,多了一个人陪伴,虽然馒头还只能在我肚子里为我唱生日歌。对她的模样,对她的未来,都有初为人母的希冀。生日后的第二天在屏幕上看到她的样子,真正是感动到泣不成声。谢谢你,馒头宝贝,让我的人生不再原地踏步,遇见你,真好!
33到39岁,人到中年。在会议报告PPT中寻找奶瓶尿布的身影,在京沪双城生活中体会独自带娃的辛劳,在琴棋书画奥数英语中渡劫修炼……生活像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哭过、怨过、迷茫过,可也笑着、甜着、幸福着。生日好像变得不那么重要,四处奔忙的辛苦,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好在,我们依旧会争执会到处旅行会打趣逗乐,给生活加点甜,给爱情保个温。随心所欲的人生也并不是不需要努力的人生啊!
40岁,悄然而至。正式荣膺四旬老母。青春,要向你挥手喽!再见,在也不见的三旬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