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如何快速赢得团队的信任?如何带兵打胜仗,坐稳自己的位置?这里面的学问很大,历史上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都有很多。今天,我们来说一个失败的典型案例,以警后来者。
魏国大将军曹真是曹操的养子,他生前战功赫赫,是曹魏军队中的最高统帅之一。曹真去世后,长子曹爽继承了邵陵侯爵位。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重,他任命曹爽为魏国大将军、录尚书事,与司马懿共同辅助年仅8岁的太子曹芳。
此时的曹爽贵为皇室宗亲,奉先皇遗命,出任魏国大将军一职,总揽军政大权,拥有“躺赢”的人生。可惜的是,曹爽却将老天给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只用了10年时间,让自己身败名裂,丢了性命,还被司马懿以谋反之罪灭了三族。
“作死高手”曹爽到底犯了哪些致命错误?
首先,曹爽没有自知之明,他不会带兵打仗,却急于建立军功,结果吃了大亏。
虽然曹爽接任大将军,但他没有立过军功,在将士心中并无威信。这一直是曹爽的心中之痛,因此他急切地寻找战机,想要“立威名于天下”。公元244年的“兴势之战”就是曹爽为了树立威信强行发动的战争。曹爽想打赢这场战争,证明自己的军事能力,同时从司马懿手中夺取军权。
曹爽出身将门,却没有实战经验和军事才能。在“兴势之战”中,魏军在地利上不占优势,孤军深入,补给线绵长,运输困难,再加上军事准备不足,导致魏军缺乏物资和粮食。蜀汉大将军费祎带兵据守山岭,曹军无法前进。
在参军杨伟和夏侯玄的劝说下,曹爽无奈之下撤兵。途中又被费祎的军队堵住后路。曹军经过苦战才得以撤离,死伤甚多。征调来用作运输的牛马,几乎死光丢光,多年积蓄的物质也消耗一空。
“兴势之战”不但没有帮助曹爽立下军功、赢得威望,反而让他的声望大跌,打压司马懿的政治图谋也落了空。这场战争的失败也为曹爽家族最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在现代职场中,作为空降高管,尽快带领团队做出优秀的业绩,证明自身实力,让上下信服,这个想法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冲动行事,很可能事与愿违,造成负面效果。
第二,曹爽四面树敌,严重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曹爽当上大将军后,他面对的内外形势是有利于他的。从外部环境看,曹魏最大的对手诸葛亮已死多年,蜀汉也无心攻曹。而吴国宫廷里发生了两宫争权夺位,朝堂混乱不堪,元气大伤。此时的魏国没有外患滋扰。从内部形势看,曹爽继任具有政治合法性,魏国朝廷也无人敢公开提出反对意见。司马懿可能是个潜在威胁,但司马懿当时已经60岁,而小皇帝曹芳尚未成年,只要曹爽能收敛锋芒、韬光养晦,耐心多等几年,司马懿肯定活不过他。到时候,军政大权最终都会掌握在曹爽一人手中。
但曹爽不这么想,他一直把司马懿看作是“眼中钉”,不断用各种手段打压、架空司马懿,两人的关系渐渐势同水火。虽然同为先帝的托孤大臣,但在智谋方面,曹爽与司马懿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曹爽步步紧逼,司马懿不得不装病求自保。背地里,他秘密招募了3000死士,等待报复的良机。《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都记载了司马懿装病,曹爽派李胜前去探望的故事。司马懿故意把“本州”听成“并州”,欺骗李胜相信自己老年痴呆,不久于人世。曹爽严重低估了司马懿的谋略和野心,逐渐放松了警惕,最后被司马懿借机反扑。
曹爽还得罪了郭太后。为了操控年幼的皇帝曹芳,曹爽把郭太后幽禁起来,不让他们母子相见。曹爽的做法让郭太后充满怨恨,在司马懿集团对决曹爽势力时,郭太后没有站在曹爽一边。此外,曹爽在朝中排除异己,大肆安插自己的亲信,纵容他们作威作福,败坏朝堂风气,这样的做法树立了很多敌人。
第三,选人、用人错误。对于管理者来说,正确评估和选用人才是一项基本功。只有选对、用好人才,组建一支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才有可能获得事业的成功。而曹爽仅凭借自己的亲疏好恶来选人、用人。
曹爽集团的成员可以分为两种人:亲戚、名士。他的三个弟弟中,曹羲当了“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中领军与武卫将军负责统带皇帝卫队的禁军。他任用的“名士”,如何晏、邓飏、李胜、丁谧等人都是“官二代”“公子哥”,没有政治才能和经验,私德和名声也不好,只会夸夸其谈。这些人在魏明帝时期并不受重用,但曹爽却把他们当作心腹,这为他日后的倒台埋下了祸根。曹爽集团内大多是一些以利相交的人,凝聚力不强,结构松散,危难时刻很容易分化甚至临阵倒戈。
唯一称得上“智囊”的人物——桓范却是一位边缘人物。桓范的政治经验丰富,曹爽却不信任他。曹爽曾经多次与曹羲等人出洛阳游玩,桓范认为他们兄弟掌握朝政和禁军,不宜一齐离开,以免一旦有人关闭城门反对他们,他们就不能回到洛阳控制大局,曹爽却不听劝谏。
公元249年正月,司马懿趁着曹爽兄弟陪着皇帝曹芳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的时机,联合朝中被排挤的大臣,关上城门,接管禁军,占据京城洛阳,史称“高平陵政变”。这是司马懿蛰伏十年后对曹爽集团发起的“致命一击”。曹爽和他的兄弟、党羽最后都被诛杀。从此,曹魏江山就落到了司马氏父子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