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价值
有些老师在教学上基本无任何追求,最大的目标便是“把自己的班教好”。我在想,平时不学习、不钻研、不思考、不交流,怎能“把自己的班教好”?想想自己,也时常有职业惰性,以家庭、孩子为由拒绝自我提升的机会。久而久之,不少老师就成了一名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庸师。
阅读这本书,你会从历经大起大落却自强不息的先生身上,看到岁月的烙印,看到挫折无法改变信念的毅力。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管处境多么艰难,先生始终没有放弃语文教学,没停止过对语文教学的思索和追求。试想,如果遭受挫折后一蹶不振,先生就不可能在“文革”后不久就“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愚公移山》教学案例,更不会有影响至今的“三主”理念。“老去情怀殊未改,看花依旧爱深红”,先生用形象、深情的诗句抒发了自己毕生追寻教育梦想的情怀,表现了历经磨难而不变初衷的精神。
按先生的话说,“我这个人,要学历没学历,要资格没资格,要智慧没智慧,我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对事业的执着,靠的是这份如痴如醉的投入!”“一个学历不合格的教师,获得了与其学历极不相称的荣誉”,这不是偶然,也不是巧合,这是“只要活着,就不会停止对语文教学的思考”这一承诺“兑现”之后,“有备而来的精彩”!
成功不是急功近利得来的,而是长期酝酿的结果,如陈年老酒,越陈越香。有时,酒坛里看似平静,其实每分每秒都在发酵着,变化着。先生就如这一坛酒,他静静地思考、实践、总结、提炼,储备能量,最终实现了语文教学与人生的飞跃。试问我们自己,又有什么可以阻挡前行的脚步?又有什么能让我们轻言放弃?
先生的“现身说法”,让我在求真路上获得一份精神的愉悦,懂得如何简简单单教书、快快乐乐生活,实现自身的价值。在书的结尾,先生说“我的传奇暂时不会落幕”。我默默地期待着,先生的下一个传奇故事早点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