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一个社会人,他对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行事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环境。
孩子总是在各种环境中学习,父母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曾经有一个公益短片,妈妈抽烟,随地乱扔香烟头,孩子也抽烟,随地乱扔香烟头;爸爸酗酒,乱发脾气,孩子也跟着喝酒。
孩子的察觉能力也很强,但是他们却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只会一味地模仿看到的一切,这时候就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则,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
孩子犯错时一点也不可怕,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是要为犯错误而羞愧,但其实我们都不完美,我们要有勇气改变自己。
我们要告诉孩子,犯错不是什么坏事,而是一个学习机会,这样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的多了。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能让孩子迫切知道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并且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我们专注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惩罚过错。
大多数的时候,孩子做出的并不是不良行为,只是和他的年龄相符的行为。例如,蹒跚学步的孩子因淘气而受到惩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脑还没有发育到能领会大人要求的程度,我们是从大人的认知里来认为孩子做的是错事。
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多站在孩子的年龄层思考问题,不能主观臆断,用自己多年的人生经验,来否定孩子的想法。要学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的行为有更多的了解,看看这行为的背后,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在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我们一定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书中写到:史密斯太太和女儿玛利亚之间出现了一个问题,史密斯在玛利亚的衣橱里发现了六罐啤酒,她去质问女儿。女儿解释到是帮朋友藏的,然而史密斯根本就不相信,并且嘲讽了女儿,女儿非常生气跑回了自己的房间,摔上了门。
这个场景的吵架重点是什么?是六罐啤酒吗?
并不是,是史密斯太太不想女儿因为六罐啤酒而惹让上麻烦。
那么为什么不希望女儿惹上麻烦呢?
是因为史密斯太太爱女儿。
可是女儿并没有接收到史密斯太太的爱,她只接收到了不令人理解的烦闷。
史密斯太太醒悟了,她用爱的口吻和女儿进行了一场谈话。
虽然女儿一开始非常反感这次谈话,但由于母亲态度的变化,她被打动了,并且最终和母亲和解,解释了这六罐啤酒的由来。
这次争吵在爱的氛围中被化解了,由于母亲一开始不良的态度,直接导致了孩子不良的态度。但是当大人改变自己的行为时,孩子也会随之改变。
正面管教所必需的就是一定要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样才能卸下心里的防线,坦诚地和父母交流。
于2020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一周读书计划,2021年5月19日整理进简书。
图片:百度网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