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周問答:為什麼人類的未來不能預測?

本周讨论资产的价格能否预测,回答这个问题的起点,是耐用品的现值是如何确定的。


一、资产价格不可预测

1、资产分为耐用品和易耗品

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耐用品的现值跟它过去的投入没有关系,只跟它未来的收入有关。它是"预期当中的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

  • 既然资产的现值是由预期决定的,预期一旦改变,现值就随之改变。
  • 预期的改变本身是随机发生的,所以价格的变化也是随机发生的,不可以预测。
  • 尤金-法玛据此提出 "有效市场假说"。

2、资产的价格是随机游走的,这个观点揉合了两个针锋看似相对、水火不相容的因素。

(1)任何事物都一定遵循着某些客观规律。
(2)我们经验中的价格变动,又是非常自由、非常随意的。

  • 令人信服:逻辑井然,条理清楚,颠扑不破;
  • -令人失望*:人天生就有能够预测末来的渴望。

二、人类的未来不可预测

1.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1944)提出未来不可能预测

  • 人们希望用物理、天文学的科学原理去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
  • 人们认为当信息足够多、运算足够快时,可以了解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就有能力预测人类末来的发展。
  • 波普尔用三段论推导,认为这不可能
  • 人类的知识、人类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的行动都会有所影响。
  • 人类的知识是增长的,总有一些事情是明天才知道,今天不知道的。
  • 这个只有明天才知道、今天不知道
    的知识增量,也对人类的行为有影
    响,而它就不可预测,所以人类未
    来就不可预测。

三、大数据也不能预测价格变动

只要知识是进步的,只要信息是变化的,我们就不可能完全预测人类未来的发展。

人类有两个世界的划分:
1)真实的世界是有规律的。
2)预期中的世界,思想的世界,或者说经济上的世界,价格的波动没有规律,它只取决于信息披露的过程。

所以,价格的变动不可能被大数据和Al预测到。


四、信息的真假要通过市场竞争来飄别

1、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中所说的知识,既包括是真实的信息,也包括小道消息,揣测和谣言。

2、真实的世界从来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小道消息、揣测、谣言就是末来的不确定性。
3、所谓“让正确的思想、准
确的消息得以传播,封锁小道消息和流言蜚语”是伪命题。
这么说的时候,你已经假定,我们确知什么是准确的信息,什么是不准确的信息了。
4、解决方法:让各种不同的信息和信息处理机构互相竞争


五、信息披露过程影响价格变化

周一的思考题:

"经济学家研究股价历史,是否有助子预测股市未来的变化?”

哪怕是那些历史数据,它们本身也是随机的数据,它体现的只不过是信息被披露的过程,而不是事物发展本身的过程。


六、"泡沫"是事后的盖棺定论

周二的向题是:

“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

泡沫是事后的盖棺定论,是行情走低后人们的称呼。泡沫和所谓的命运都是不存在的,只是人们事后的一种解读。真正存在的只是引发行情走低的新知。

从事前和事后的角度来评判泡沫之说,是非常锐利的角度。事后说什么都行,但事前要知道,而且采取了行动,这才重要。


七、股票分析师在市场中的作用

周三的问题是:

“既然股票价格不可预测,那市场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分析师,包括技术派的分析师和基本面的分析师,他们为什么还会存在?”

1、金融市场不断产生许多新的品种,有许多新的玩法。分析师要向客户解釋这些新的品种和新的玩法。

2、分析师,尤其是影响大的分析师或多或少参与了造价的活动。
他们的评论、观点、预测本身,也构成了影响资本现价的因素。他们的工作能够影响资本价格的短期震动。

3、分析师参与了消化信息的过程。一个消息自从它发生,到股票市场上做出反应,只需要几毫秒的时间。之所以会压缩到几毫秒这么短,跟
金融分析机构的努力直接相关。

周四的问题是:

"投资绩优股的回报率更高,还是投资垃圾股的回报率更高?”

答案是一样高。


周五辩论

禁止内幕交易到底有没有必要?

正方观点

应该禁止内幕交易,因为在消息被公之于众以前,就利用信息进行牟利的做法是不公平的。

反方观点

可以不禁止内幕交易,内幕交易应该合法化,因为反正普罗大众都不可能利用那几毫秒的时间来盈利,利益只不过是在那些掌握了内幕消息和那些极短期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摊的过程。利益在他们之间怎么分配,本来是无所谓的事情,允许内幕交易反而可以节省大量的执法成本。

我认为可以不禁止。内幕的获得也是有成本的,跟监管成本比起来,确实不低。从社会总成本看,增加监管未必有效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