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案设计采用整体规划、树形结构、分块设计、链接处理。每一部分分别列出具体目标、活动组织形式、方法与策略、设计意图,便于指导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一、教案设计指导思想
“1+1”教学的教案设计,是在“1+1”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以体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为教育教学指导思想,遵循“主体统一、细节多样”的教学设计理念,采用提纲式重主体轻细节的教学设计模式,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思维方式及教学组织方式进行主体设计,按照初学指导、强化巩固、拓展延伸的教学顺序进行设计。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及内容类型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及教学组织方式进行合理设计。
1. 整体规划
“1+1”教学强调整体性、具体性、系统性、规范性统一的教学设计,遵循“主体统一、细节多样”的设计理念,依据学生发展的一个阶段、知识内容的一个主题、一个主要技能、一种思维方式,紧紧围绕“1+1”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有的放矢的、目标明确的、有计划、分层次的整体设计方略。
首先,依据“知、行、思、情”思维教育教学目标的整体规划目标进行年级、学期细化目标设定。
其次,依据学期目标结合教学知识内容特点,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活动组织。
再次,在以主目标为设计指导的情况下,适当进行其他目标的渗透、迁移。
最后,在确保主目标教学的情况下,适当采用多种目标之间的综合运用。
2. 分块设计
“1+1”教学设计由导学案设计、课件设计、教案设计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功能、作用各有不同,共同为促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发展服务。依据在教学中的功能、作用,对每一部分进行针对性、具体性的设计。在使用中合理地进行搭配、整合。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思维方式的预习、迁移强化;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活动;教案设计总览全局,细化落实。
3. 细化落实
教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内容、每一个目标都是经过教师集体精心研究设计确定的,集各种优秀设想,经集体精雕细琢而成。可以说,教学设计的每一个部分都是“1+1”教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适用性,在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对各个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进行落实,与导学案、教学课件相互补充、相互呼应,共同为落实培养学生的“知、行、思、情”全面和谐发展服务。
4. 链接处理
教案设计采用教学设计主体集体设计、细节个人补充相结合的原则,与导学案、教学课件相互补充、相互呼应,按课时具体化所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维方式目标、情感意志目标及学习、教学方法与策略,并详细注明导学案、教学课件、教学活动的目标、方法与策略的设计意图。通过教学设计将整个教育活动过程进行完整、全面的衔接、整合。
① 学生学习过程:A.学生学习开始于导学案预习式作业设计,学生根据导学案每节课的知识、能力、思维目标及学习方法与策略指示,完成布置的预习作业;B.学生到校上课第一件事就是与单元组成员进行作业互检互查活动,并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初步交流、讨论。C.教师与全体同学一起对存在的共性问题、疑难问题进行重点讨论、讲解、点评(总结)。D.教师针对本课重、难点出示强化巩固题(有别于导学案的强化巩固练习题,专为上课强化巩固使用,属于课件设计内容或者题库随机选取),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鼓励中差生展演解答过程。E.以学生为主,师生共同点评展演情况。教师适时进行点讲、启发、引导。F.师生共同总结重难点、学习方法与策略。G.拓展应用分两种:其一是知识点、技能、思维方式及情感意志;其二是学习方法与策略。注意:教师应在学生独立学习或单元组学习活动时巡回监控,并及时给予适当的形成性反馈、辅导、指导、矫正。
② 教师教学过程:A.教师教学过程始于备课,按实际课时教学设计细分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等,并制定、落实相应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切记:每一节课的知识点和学习目标应尽量精简,突出重难点,以确保学生能够圆满完成为原则,稳扎稳打,不留空白。以教案形式分别对导学案、课件、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骤设计意图、使用方法、策略进行细致的描述。B.能够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文本知识通过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能力、习惯、策略的指导、训练、强化巩固。C.合理运用学生自主学习、单元组学习活动、全班学习活动组织教学活动,做到对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维方式目标、情感意志目标、学习方法与策略纯熟于心,并在学生独立学习或单元组学习活动时巡回、监控,及时给予形成性反馈、辅导。D.对学生、单元组学习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知识点、学习目标、策略等能够适时地采用合适有效的方法、策略进行讲解、指导、强化巩固。E.能够引导、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反馈、矫正、总结,并能合理地调整学习时间、方法、策略。F.能够对教学中的突发情况合理地调整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学习内容、学习要求、难易程度。
③ 学校教育过程:A.通过确立“1+1”教育理念全面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使全体教师在统一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设计及组织系统化的教学活动;B.通过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知识及进行学习活动、单元组活动等的感染、熏陶、感悟,培养学生优秀的审美意识、道德情操;C.通过教学单元组建设、校级单元组建设、社团建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及团队意识。D.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单元组建设、校级单元组建设、社团建设对学生行为习惯、情感、兴趣、爱好、意志、人格、动机、思想等进行系统性的、指向性的塑造,逐渐培养学生优良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E.通过教学单元组建设、校级单元组建设、社团建设,使学生在长时间参与集体活动中形成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韧不拔的、有责任感的、有自豪感的优秀性格,并逐渐养成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自我教育方法与策略。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与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相结合,精心设计、组织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讲学科知识的基本轮廓、基本原理和重难点。通过精心设计的视频、实验、体验、讨论、探究等教学活动重复、再现人类在获得知识时所经历的智力活动及体验过程,帮助学生掌握深奥的理论知识,熟悉学科当前的发展状况。鼓励、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学科知识的原理、规则进行积极的实践运用,使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高度概括、高度凝练的科学结论、原理、规则等重新返回生活实际,解释、指导生活实际,从而形成以教育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实际的自我螺旋式发展的动态教育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