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防御机制
看清他/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题中应有之义之一就是了解他/她习惯于如何应对常见的压力事件或焦虑、内疚等情绪情感。
弗洛伊德把自我处理非期望想法和欲望的方法称为防御机制,并提出了压抑、升华、替代、否认、反向作用、理智化、投射等几种主要的防御机制。
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发展完善了这一概念,美国精神分析师协会主席布莱克曼甚至总结出101种心理防御机制。
要识别出那些复杂的防御机制,需要比较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大量的实践经验,我们普通人大可不必去深入研究,但可以来个以不变应万变:看他/她经常使用的防御机制是否适用,也就是说,是否与年龄相称。
如果一个人已经过了某个年龄,却还采用那个年龄的防御机制,就属于适应不良。想象一下,一位25岁的女士,还穿着5岁时穿的裙子,虽然当时那条裙子很漂亮很合身。
否认是幼儿或者儿童最常用的防御机制,比如,如果幼儿打破了东西闯了祸,往往用手把眼睛蒙起来。如果你发现和你拍拖的那个人经常断然否认一些显然真的发生过的事实,那你就要考虑他/她的情感是否成熟。
宣称世界充满猜疑和欺骗的人,你要注意分辨是否他/她自己就是习惯猜疑或欺骗的人,这可能是一种投射,也就是把自己潜意识中不可接受的思想或感情归于其他人身上,从而保护自身免受焦虑影响。
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攻击性、性冲动、爱情的动机等转向以求知、体育竞技、绘画、创作等形式抒发感情,那么他/她可能是在运用“升华”这一防御机制。精神分析学家们通常认为升华是唯一真正成功的防御机制。升华用得越多,我们自身的创造性越强。
压抑
隔离
否认
移情
投射
退行
升华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