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年人不断对孩子施加压力,阻碍孩子的自然成长,这是让孩子的引领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孩子的妈妈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会更佳严重。
2.成年人和孩子之间,存在许多沟通方面的困难。真正能够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只有反省。我们成年人必须认识到自己曾无意识犯下的过错,并准备纠正自己犯下的错,否则,我们就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
3.如果处在敏感期的孩子没有按照敏感期相应的指令行事,孩子就会失去这种力量,并且永远地失去。
4.人如果想要在敏感期过去以后再取得心智上的进步,就需要不断对思维进行加工,并在主观上进行努力和研究。人们在繁重的工作中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感到厌倦,这是在儿童期从来不会有的感觉。
5.孩子的内在活力能够使他们具备一种超强的征服力,他们对自然的征服是自然而然地进行的。
6.当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孩子的内心感到了困惑,他们想要进行自我保护,于是一种强烈的紧张感便产生了。
7.孩子一旦受到心灵上的创伤,就很可能诱发身体上的疾病。对于孩子而言,生活在一个适合自己心灵成长的地方是最大的幸福。
8.大多数情况下,导致孩子发脾气的原因都可能是他们的敏感期。
9.儿童时期是我们为以后的生活打基础的时期。我们在儿童时期经历了许多艰辛,付出了许多努力,所以才能在今天适应这个世界。孩子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从一无所知到懂得生活的道理。
10.很多时候,我们不信任孩子,但是如果孩子也能够像我们一样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一定会告诉我们,他们也不信任我们。成年人和孩子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这也是导致孩子和成年人之间总是出现分歧的原因。
11.我们只有努力地去理解孩子的需要,才能够让孩子在一个适宜他们发展的环境中得到满足,从而健康成长。
12.我们必须确信,我们并不能对孩子成长起到主要作用。
13.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孩子是弱者,想要让他们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我们就要时刻控制自己,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并把倾听当成自己的职责。
14.舌头用于说话,手用于工作,人体这两个部位的运动是与人类智力密切相关的两种身体运动。语言和手势是智力的两种外部表现。
15.正常的孩子长时间处于静止,他们不喜欢一件接一件地玩桌子上的玩具,而只会对着某一件东西沉思。能够安静、有分寸地活动并认真思考才是正常孩子的标志。
16.内心自律、外在有序体现在能用审慎和沉思的方式活动,这样的人才是一个正常的人。
17.孩子能够热爱环境,是因为在他们的精神中存在着一中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为孩子创造出一个美丽的心灵。
18.也许一个成年人对孩子讲过一些话后就会忘记,然而孩子会把这个成年人说过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就好像在大理石上刻下了碑文一样。
19.如果没有孩子,成年人会变得越来越颓废,成年人的心也会生出一层厚厚的茧来。成年人会变得不求上进、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更好地生活,我们应该为能够接受到孩子的爱抚而感到荣幸。
20.对于人们来说,重要的并不是看和听的本身,而是通过进行这两种行为,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塑造和发展,
21.孩子的智力发展需要爱,是爱使孩子有了听和看的需要,并使孩子在听和看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
22.爱的特点就是能够使人对其他人不注意的事物产生敏感,并揭示出一些不被其他人认识到的细节和专门特征。
23.当我们准备在孩子面前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之前,一定要仔细斟酌一下我们将要说的、做的是否适合在孩子面前说和做。我们要对我们的行为负责。
24.我们应该记住,我们的孩子只会在他们幼年时期才会如此地爱我们,等他们长大了,这种爱就会消失。这份爱一旦消失,就不会再出现。
25.如果没有孩子,成年人会变得越来越颓废,成年人的心也会生出一层厚厚的茧来。
26.我们在帮助一名成年人时,要着重帮助他解除在漫长的成长时期中形成的障碍。而在帮助孩子时,我们要为他们提供一个环境,这个环境需要使孩子想要自由自在地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
27.只有一个不受约束的环境中,孩子才能自然地发展他们的心理生活,并把内心的秘密展现出来。我们不应该成为孩子独立活动时的绊脚石,也不应该剥夺孩子从事那些能使他们成长的活动的机会。
28.当我们越是仔细地教给孩子一项活动时,孩子就会越主动地对这项活动进行练习。
29.我们能够从孩子的自由选择中判断出他们的心理需要与倾向。
30如果孩子能够发现更重要的、更值得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就不会去做那些烦琐的活动。孩子把游戏当成是一种闲暇时的消遣,就好像成年人下象棋或打桥牌一样。
31奖励和惩罚制度对孩子是无效的。孩子根本不在乎奖励或惩罚。
32.每一项能够纠正孩子错误的练习都能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那些通过语言教导很难达到的目标,在这些练习中轻而易举地达到了。
33.没有一个人会命令孩子像苦行僧一样禁止自己想要吃糖果的欲望,也没有人对孩子强调,孩子不应该玩耍,也不应该吃糖果,孩子会在心灵得到升华时主动对这些没有用的、外在的乐趣进行拒绝。
34.来自各方面的叫嚷和辱骂让孩子的自尊心很受伤。
35.在孩子的心中有一种很强的自尊心,大多数成年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令那么多孩子受到伤害,并遭受着压抑。
36.书写只是另一种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这种方式和讲话一样,都能使人和人之间进行直接交流。
37如果说心理压力会对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并会使一个人的活力降低,那么只要让这个人接受激励的心理体验,他的新陈代谢就会加速,身体也会变得更加健康。
38.我们首要任务是发现孩子真正的本性,然后才是帮助他们正常发展。
39引起孩子天性正常发展的原因:第一个条件是让孩子拥有一个愉快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他们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如小桌子、小椅子等。第二个条件是成年人的中立态度。更重要的条件是,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些能够让他们用来工作,并完善感知的特殊物品。总结:孩子需要的是一个适宜的环境、一位谦虚和善的老师和一些能够促进他们能力发挥的特殊物品。
40.老师应该保持平和。老师应该处于一种空白的无阻碍状态,这样内心才能够清晰,才能理解孩子。构成这种平和需要谦虚的心灵和纯洁的理智。
41.当一个孩子不知疲倦地从事一件事时,他正在进行着心理的新陈代谢,并能够在这种新陈代谢中成长。
42.在生活中,虽然优越的物质生活能够让孩子无忧无虑地生活,但它也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精神上的贫瘠。
43.如果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犯了错,哪怕只是很小的一个错误,也可能成为孩子长大成人后,精神生活出轨的根源。
44.孩子正常的心理特点很容易就能发展成熟,到那时,他们就不会再有不正常的特点。就好像一个人的身体恢复了健康,我们也就不能在他身上看到任何病兆了。
45虽然成年人一直压抑孩子,可是孩子却不断地原谅着成年人,这是他们的本性。他们努力使自己健康成长,并时刻和阻止自己正常发展的力量斗争着。他们并不想与成年人发生直接的冲突,他们只想保护自己心灵的完整。
46.在我们对老师提出的要求中,排在首位的就是要求他们正确地处理好自己的工作。
47.老师必须得到一种引导,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缺点及坏脾气进行研究,而不是只对“孩子的脾气”等进行研究,不应该总是想要纠正孩子的错误。老师想要清除孩子眼中的尘埃,就要首先把自己眼中的沙子清除掉。
48.我们越不严格对待自己的缺点,就越会为自己找到借口。
49.态度谨慎的人不易发怒,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够成功地使自己谦逊,他就不会任由自己的怒气胡来。
49.如果孩子的确表现出了某种抵抗,那么这种抵抗并不是针对成年人而产生的抵抗,而是一种在压制下产生的无意识的反应。
50.只有一个根源能够导致孩子偏离正轨,那就是他们成长时所处的环境对他们有害。
51.只有让心理能量在运动中进行实体化,一个人的人格才能够得到统一。
52.心灵只有通过自发的体力活动对自身进行塑造,才能够不至于沉浸在幻想中无法自拔。
53.成年人们给孩子买了很多玩具,可是这些玩具却只能为孩子提供幻觉,却不能为孩子提供一种和现实相关的真实环境。孩子在这种没有建设性的环境中,只能不断地产生幻觉,而不能够理智的对某一件事物集中全部注意力。这些玩具对孩子产生了刺激,但这种刺激只能让孩子进行短时间的活动,过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对这些玩具产生厌倦,然后把他们扔在一边。但是成年人却把玩具当成唯一能帮助孩子在自由活动中发现能量的东西。成年人始终相信,孩子会在玩玩具的时候感到幸福。
54.惰性其实是一种心理疾病,它是由于活力和创造力的衰退而产生的。
55.成年人给予了孩子太多没有用的帮助,对孩子施加了过多自己的意愿,并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都是阻碍孩子心理发展的因素。
56.孩子对环境也会产生一种类似的饥饿感,他们需要寻找到让自己心灵满足的东西,并需要在活动中得到能够促进心灵发展的营养品。
57.占有欲不是由外界物质决定的,而是由某种内心的黑暗所引发的。
58.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的内心能够得到正常的发展,我们就应该允许他们自由碰触周围的东西,并让他们在使用这些东西时遵循合理的、始终如一的方式,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发展。
59.成年人对孩子的打扰是无食无可不再发生的,他们从来不认为自己突然闯入孩子的生活有什么不对?成年人在指挥孩子做某件事情之前不会先和孩子打招呼,更不会实现争取孩子的同意,这让孩子觉得自己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没有任何价值。
60.行为的连贯性是由心中已经设想好的计划决定的,这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年人会在某一天告诉孩子,他们应该对自己做出的行为负责,一个人只有能够对各种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透彻的理解并对其意义做出正确的判断后,他才能具备责任感。
61.自卑感会让一个人永远深陷于无休止的冲突之中,它不但会让人时常感到痛苦,还会把一个人变得胆怯、犹豫、悲观、绝望等。
62.一切能够使孩子与现实接触、对身边的环境进行体验并产生理解的东西都能够帮助孩子消除这种紊乱的恐惧心理。
63.正常化并不是让自己时时处于危险中,而是在谨慎中认识到危险并控制危险,这样就能够在危险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64.谎言是怎么来的呢?它可能是从孩子为描述某种东西而产生的幻想中产生的。在幻想中,孩子会把其他人认为是真实的东西进行一番加工,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软弱和怯懦的孩子的谎言是由于一时冲动而编造出来的。孩子们为什么会说谎?他们只是想在成年人面前保护自己,不受到猛烈攻势的伤害。
65.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隐瞒起来,才能够使自己适应一个和自然情感不一致的世界,才能使自己在这样的世界中生存下来。这是一种妥协,是由于人无法长期和社会力量斗争而产生的。
66.贪吃会使一个人的判断力下降,进而没有办法对消失产生认识。贪吃意味着人类的自我保护能力正在衰退。
67.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能够让他们以正常方式生活并自由活动的环境中,他就不会出现许多莫名其妙的疾病,并且整个人都会变得健康起来。
68.孩子只有摆脱对成年人的依赖,才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过得我们所说的“自由”。
69.孩子能够在工作中恢复正常状态!孩子有一种想要工作的本能,因为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形成个性。没有什么事情能够代替工作,所有人都是在工作中完成自我塑造的。
70.人用双手塑造自我表现个性、表达智慧和意愿,进而一步步征服自己的环境。
71.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我们就必须给孩子听从自身本能指引的机会。我们必须要让孩子接受正常化的教育。
72.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成年人之所以拥有各种力量,全部来源于上帝曾赋予孩子的秘密使命。孩子在练习中得到成长,他们需要进入到外界的环境中,并进行真正的创造性工作。
73.成年人可以为孩子创造外界的环境,这个能力,孩子创造内在的环境,因为孩子是靠自己的能力进行完善的孩子,在自我完善的路上不停地奔跑,所以如果成年人想完善自己,也应该向孩子一样付出不懈的努力。
74.孩子和成年人的工作之间还有一个明显的差异,即孩子不会为了获得或寻求帮助而工作。孩子不但必须自己工作,还要靠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除了他们自己,没有人能够帮得了他们。
75.孩子不会对工作感到疲惫,他们能在工作中增加自己的力量,孩子不会要求身上的负担变轻,他们只希望能够靠自己完成这份使命,孩子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工作,如果不工作,他们就会死亡。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