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喜马拉雅的《叶檀财经》节目,说到了穷忙族的话题。
什么是“穷忙族”?就是你一个劲地忙东忙西,忙里忙外,忙得焦头烂额、天昏地暗,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己依然是个穷鬼,无法摆脱穷苦的束缚。英文有个词语叫“working poor”,说的就是这类越忙越穷的人群。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是“天道酬勤”吗?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吗?还真不是。
从我小时候记事起,我家大伯就是起早贪黑的拼命工作着的,每天清晨4点就要去田地里摘自己种的最新鲜的蔬菜,整理好后6点前便要赶镇里的早市。卖菜卖到晌午,收摊了才能吃上这一天的第一口饭。然后接着去当地的建筑工地干活,绑钢筋或浇筑混凝土什么的,往往都要忙到晚上10点后。回家简单地吃下晚饭,洗涑了就睡觉了 —— 就是这番像一台高速旋转的机器,永不停歇。可惜的是,大伯至今一个月的收入,也就两三千罢,勉强在老家胡了个口。
因为没知识,只能拼命干活,因为拼命干活,反倒更没时间去研究其它挣钱窍门,于是,也就陷入了穷忙族的死循环。
同样的时间,有些人创造的价值是另一些人的几十甚至上百倍,不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努力程度差距有多大,也不是因为两者的智商区别有多大,而在于努力的方向,着力点以及技巧的不同。
还真别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真的比人跟猪的差别都大。
要想摆脱这个困局,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眼界与学识。简单的忙碌奔波,其实真的改变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