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看这个纪录片,起因在于社会上对林徽因的两极评价:有人说她的感情生活令人质疑,金岳霖和徐志摩总被牵扯在内,甚至连冰心都写了一篇《太太的客厅》有意嘲讽;有人说她是大家闺秀,风华绝代;有人说她是位伟大的建筑师,贡献巨大。
再加上对夫妇二人的好奇,我试图了解他们。下面是我的一点思考。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梁启超对孩子们的影响非常深,他的孩子可以说个个成才。
印象最深的是他给孩子们写的家书,语言并不刻板,反倒是可爱俏皮,一点都不回避自己深沉的父爱,也时常讲起一些人生道理。现在想来,一个优秀的家族成长起来其实很不容易,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所以,有时候真的需要理解自己的父母,他们并没有受到多少教育,并且因为时代的关系,有些教育甚至是缺失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爱你,可能爱的方法爱的角度不对,但重要的是你能了解到他们的爱。
联想到苏轼,苏轼是一个大家,但这是天赋吗?并不一定。他的祖父就很爱诗书,他的父亲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所以,一个孩子的成功不是他一个人的努力,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努力。但是再联想一点,其实,一个后代走上了人生巅峰,再下一代可能就是下坡路了,“富不过三代”,可能知识的传承会好一些,但是总拗不过时代,拗不过历史,你辛苦培养的后代可能一瞬间就被摧毁了。苏轼的后代我们无从了解,梁林的后代也只是新华社的记者而已。不过还是少些悲哀吧,有过巅峰的家族总好过平淡的家族吧。
也许是我的短见,总想着后代怎样,我其实应该胸怀宽大一点,想想梁林对祖国的贡献吧!那样可能会少点悲哀之感。
二、关于婚姻
林徽因死后,梁思成又娶了林洙,很多人眼里她配不上梁,还觉得这是梁的一个“污点”,他的老朋友还因此和他绝交。当然,显而易见,她学术上配不上他。但是,婚姻,冷暖自知啊!
梁林的女儿梁再冰说自己妈妈的性格略急躁,常年生病,家里事情都是父亲在做。可以想象,梁的压力非常之大。再好的感情,跟现实之间也会有些摩擦。钱钟书的《围城》不是平白无故写的,也是有感而发,杨绛也读懂了他。我们难道也说钱杨的感情没那么好吗?不会的,再好的感情都会有一点现实的无奈感,这种无奈感也是靠两人间的感情时不时的消除的。
我们常渴望完美,哪里有什么完美啊!不过是相互体贴、相互原谅罢了。
三、关于时代
人们常说“造化弄人”,其实,是“时代弄人”吧!
我们去哪里求什么好时代,偏偏生在此时、此地,聪明智慧如梁林,他们能预测未来吗?不能啊!统治阶级和文人总是相爱相杀,历代如此。当我们怀念一个东西的时候,可能我们怀念的是一个假象,一个臆想。
四、关于误读
林徽因必然是被污名化的,我身边有不少人说她是绿茶婊,而我从不评价,因为我根本不了解,我怎么评价?就算我了解,我可能也存在某种误读,我也不敢轻易评价。
我们常说徐志摩是个浪漫派诗人,可又有几个人了解他大学读的是经济学啊!妥妥的理工男啊!
这是误读,也是刻板印象。
所以,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出口,容易成“脏”。
就目前而言,我感受到的林徽因,是个伟大的人。不要用那些娱乐观点,玷污她。
2017.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