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羞耻感:培养心理弹性,重塑自信》约瑟夫·布尔戈 | 微信读书
她有一个严苛的“超我”,这个超我不断地指出她的过错,并在她反省自我时暗暗地嘲讽她。这种态度就像空气,无处不在。
这种残酷的完美主义,其背后是无意识的羞耻感。那些根植于生命早期的、难以承受的挫败感和无价值感,驱动着个体力图满足一种期待,去维持理想自我的形象。一旦核心羞耻感在童年时根植于内心,人们有时就会逃避到理想自我的念头中去,这就意味着掩饰和否认自身的残缺感。那些在生活各个方面否认羞耻感的人,通常会躲避到理想化的虚假自我背后。
那些成功活出虚假自我的人,通常会用傲慢、鄙夷和优越感来捍卫虚假自我。他们通常会指责他人的错误,以伤害他们所鄙视的失败者为代价,来支撑自己作为赢家的状态。
羞耻感驱使人们去塑造理想化的自我,这种动力正是病理性自恋的核心。
那些极端自恋者坚称自己没有缺陷或任何不完美的地方,因此没有任何理由感到羞耻,进而他们希望你相信,他们的每一面都是最好的,每一面都比你好得多。
极端自恋者时时刻刻都要以胜者自居,通过贬低那些自己所鄙视的失败者来抬高自己。为了逃避无意识中的缺陷感和自卑感,极端自恋者会以理想化的虚假自我自居,以此来否认所有羞耻感。当他们受到威胁时,会竭力维护居高临下的自我,用典型的“防御三连招”来打败任何胆敢挑战他们的人:指责、鄙夷和愤慨。
当我们感到自己遭到批评时,偶尔会产生责备、轻视他人的想法,以及愤慨的情绪,这与自恋的病态行为在程度与强度上有所区别。如果这些防御机制没有严重影响我们的性格或关系,就可以把它们视为正常的行为。
为了逃避自恋受损(自尊心遭受打击)带来的痛苦,以及随之而来的羞耻感,我们常会采用三种策略:
最常用的策略就是推卸责任。
躲在优越感的背后,或者蔑视自恋受损的来源,是另一种逃避羞耻感的常见策略。
愤慨是人们在自恋受损时的第三种常见策略,它是指通过攻击来逃避羞耻感带来的痛苦。
极端自恋者会随时随地做出这类反应。他们膨胀的自我意象需要得到不断的支持,无法容忍哪怕是最轻微的批评,所以一旦有人可能引发他们的羞耻感时,极端自恋者就会对其发起猛烈的攻击。
如果关系中的双方执着于相互施加羞耻感,都不愿意让步,那么双方可能会转而采用鄙夷的态度(这是一种杀伤力更为强大的武器)对待对方,以此来消除自身的羞耻感,并将其施加于对方。一旦羞耻感变成一块烫手的山芋,在吵架的双方之间来回交换,冲突就会升级。
指责和愤慨通常属于应对羞耻感的正常防御反应,而鄙夷代表了一种更为严重的否认,它可能会对关系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
简而言之,我们经常否认自己的羞耻感,并对此毫不知情。我们告诉自己没必要感到羞耻,或者因为自己的问题而指责他人。我们在遭到批评时感到愤慨,借助优越感或通过轻视那些威胁我们自尊的人来安慰自己。想要否认羞耻感的动力会影响我们外显的行为,以及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但更常见的现象是,对于羞耻感的否认会以幻想的形式,在我们的“内心剧场”中上演。只要这些是暂时安慰自己的做法,而不是与他人交往的普遍行为方式,就不算是病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