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是花甲之年的农人,却是一个对什么农事都不是很懂,而且是一个很不长记性的人。
按说什么时候种什么菜,下什么秧应该是熟门熟路的,我却是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跟在别人后面,看到一出是一出,自己却拿捏不了,没有主心骨。
很不在意季节与时令的人、还不长记性,所以没有独立性,现在在娘家种菜一直有母亲在前面弄,母亲是永远的主角,那时在老家作农活有寨子上的人在前面做了我们才跟着,该种包谷时种包谷,该种黄豆时种黄豆,谷雨时育秧,总是提前告知别人,叫别人帮我们浸泡谷种,到时候别忘了告诉我们一声。不是不会,是生怕忘了,那就要误春了。偶尔也有记起的时候呢。不过种烤烟还好,我们都做到了提前准备。那是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主要的事情,格外上心。
日复日,年复年,现在想想,这样怎么也复过了岁岁年年。
如果说从来没误过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那是因为关系重大,忘不起!已是情有可原了。而对于其他的事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比如,会忘了去山上找丛菌的时间,会错过油菜花的花期,会忘了去找香椿,也会忘了山竹笋长成的时间……
这不,前天下午突然的雨,无意间多注意了一下路上来去都很匆匆的行人,看到有好几个都背着竹笋,我才记起,农历的三月了,正是春笋生长出土的时节,想到又到了一年春笋又露尖尖角的时候,心里不免有点激动!
说起我们这里的山竹笋,除了多还是多,到处都有竹林,有竹林就有竹笋,很容易得来,一说起我们这里的山竹笋,还真的就像尝到了它的美味,别说腊肉干红椒炒春笋的鲜香,春笋炖排骨的软糯,干笋蒸扣肉的劲道缠绵,或涮川火锅的顺溜,就说简单的爆炒春笋的脆嫩都叫人垂涎欲滴,春笋我们这里的人人都爱吃、也喜欢吃。
每到这时节,山竹笋几乎是家家必备,不管农活怎样忙,都要抽点时间去山上的竹林扯上一背或几背,去壳,水焯,撕成条状,或在太阳底下晾晒制成干笋,或沥干水后在冰箱里生藏,可以从今年吃到来年春笋又长出来的时候。
我虽然忘记的时候多,只会迟到却从不会缺席。不能阻止它成为这时节饭桌上的一道风景!
只要知道有竹笋了,第二天必有许多人趋之若鹜。昨天,回家时,一路上就看到的都是剥笋的人家。就连双休日回家的女儿也去山上的竹林里扯了一背笼回来,去壳,焯水,撕条,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后才回单位。由于这几天都是雨,漂了一夜,今天洗净都打包放进冰箱冷藏保存了。
又是一年春笋又露尖尖角的时候,又是家乡笋香满溢的时节,朋友,你若也恰好喜欢,我一定竭力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