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爱读书
案例一:
华应龙透露,从中师毕业后,他到一所农村小学教体育,数学只是他的“副业”。他也坦言,做了两三年老师,课堂语言仍是他的软肋,上课说话时还会紧张。正是不断地读书思考,他渐渐在学生面前有了底气,有了一份淡定,加上不断地反思总结,最终有了如今课堂上的神采飞扬、意气风发。
读书不只是丰富自我,还是成为教育家的必经之路。华应龙说,从他的经历来看,不读书,他不会成为特级教师。他家里的书柜摆满了三种书:教育类书籍、人文社科类书籍和数学类书籍。而数学类书籍中,有许多与华罗庚有关.因为看多了几通过
数学大师的教育故事和生活经历,讲课时,华应龙会随口溜出华罗庚的名言,或渲 染课堂氛围,或启发学生思考,或画龙点睛。(张贵勇:《华应龙:读书成就了今天 》
案例二:
钱老师自己培养自己的第二个“秘密武器”,是不停地阅读。钱老师只有初中文凭,但他的学问显然远远不止初中水平。他曾经说:“我虽然学历不高,但在小学毕业前就爱读各种课外书,进入中学后更是手不离书,所以尽管学历不高,却一直以‘读书人’自许。”
所以,我常常对年轻老师说:“只要你肚子里真正有学问,你怎么上课都叫素质教育! 因为所谓‘素质教育’,就是高素质教师的教育!”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想的就是钱梦龙老师。(李镇西:《钱梦龙老师的魅力》,《未来教育家》2016年第1期)
案例三:
一位小学女教师讲述自己靠“韧”劲学习的经历:小时候没有读过多少课外书,当上教师以后觉得腹中空空,于是把书籍作为自己成长的土壤。后来,上网阅读也成了我学习的一部分。无论工作怎么忙,我都挤出时间学习。教育名著、文学经典等各类书籍占据了家里四面的墙壁。《南方周末》《人民教育》《书屋》等报纸杂志也成了我生活的伴侣。从23岁到32岁在作为居家女人最为辛劳的时期,我利用业余时间从函授的专科一直读到师大研究生课程班。几年来,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片。
案例四:
每天我都早早到办公室,朗声诵读《荷塘月色》《陈情表》等名篇,以至于收发室的张运英老师敲开门说:“你这(播)放的是录音机吧。"我笑着说:"没有啊,你看看。”读经典,从《道德经》和《论语》开始;读译著,从《和教师的谈话》《重构语文世界》开始,阅读让我倾听来自人类伟大灵魂的声音。(熊纪涛:《生命觉醒始成长》,《教育时报》2014年12月10日)
于漪老师为了从外行变成内行,在语文专业书籍的阅读上,使用了视听结合的方式,尤其是语音、语法的学习,离开听这种方式,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就我本人而言,在教师新手时期,也是靠着视听结合等方式在阅读中走向了熟练和深刻理解。
其实,视听结合也是很多成熟教师乃至名师的学习方式和成长秘诀。于永正老师在《于永正:忆师友、谈人生》一书中记述,张庆老师在雪天走路,口中仍然念念有词,原一种视听结合呢?可见,教师阅读有必要让其回归既阅又读的本义上来。
案例五:
他只是一位普通的教师,但是他始终注意思考,读书不止,笔耕不辍。现已独立完成著作5部,参与了6部著作的编辑工作。他在《中学教育》等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 20 多篇 5000 字以上的论文,其中了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发表的文章已超过120万字。他是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特约撰稿人、市语文高考调研组成员,并曾获上海市教学竞赛一等奖。这位教师就是上海市黄浦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沈红旗。(陶继新:《沈红旗:展示教育的无限魅力》,《上海教育》2004年第18期)
有人说,名师都是读出来的,只有读书才有可能成就名师。这话在沈红旗老师身上还真应验。沈老师“读书不止,笔耕不辍”,带领学生开展名人传记的阅读与写作等活动,教育教学很有特色,后来成为上海非常年轻的特级教师。可见,教师阅读滋养教师书面表达的作用绝不可小觑。
案例六:
49岁这年,我突发奇想:“把它背下来会怎么样?”我略作计划,《论语》中大概百分之八十是需要背诵的,至于孔子怎么上朝,怎么穿衣服就不需要背了。整整一年,利用早上和下班后的时间,我将《论语》背了下来。尽管那时我对孔子之道还不像今天这样熟悉,但我感觉到我的生命深处发生了变化,我的话语方式、思维方式、生命状态与幸福指数都起了变化。[陶继新:《诵读《论语〉三十年》,《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6年第3期]
在经典阅读的滋养下,陶继新先生让生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给许多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有人在五十岁开始觉醒,发愤读书,有人在三十岁开始,勤奋写作,都书写了自己人生中一段不朽的传奇。张国庆是一位乡村小学教师,就是这样去做的一个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