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家看望老父亲。算来还是春节前看的父亲,已有两个多月了。原来两周一次回家,陪伴父亲,拉拉家常,已是不成文的规矩。因为意外受伤打破常规,半年来才看了父亲两次。总是不回去,老父亲一次次追问姐姐,姐姐总是以疫情期间不便往来为由替我搪塞过去。
父亲已过米寿。近两年,明显的一年不如一年。耳朵基本听不到了,看着口型猜测你说的内容。常常是我们说话,他呆坐一旁,可怜兮兮的。
父亲是个爱操心的人,总是把生活安排得有计划有条理。虽然偶尔脑子会断片,但是对于自己的身后事却不曾忘记,昨天竟然给姐姐和我说想让哥哥给他打棺材,还说临走前,要我们姐妹三个在跟前守着,不要离开,要看好他。难道有什么担心的吗?他也说到本村牛大爷去世前,孩子们照顾得很好。看得出来,他也希望孩子们都能尽心,他能放心地好好地走。已是风烛残年,有幸闯过了新冠疫情关。好多事他从心里也放下了,也从不忌讳谈死。挺好。父亲现在发微信常常出现错字、半拉字,也时不常发错对象。但是,自己的身后事还是要安排妥帖的。
父亲是那么的爱他的孩子们,四世同堂,很知足了。真是老了,昨天跟我说起前几天竟然想不起我哥哥的学名了。也真是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三年前就把工资卡一类的东西让孩子们替他打理了。
做子女的现在最好的就是有耐心、常陪伴老人,温存交谈,不嫌弃。做些好消化的饭食,防止跌倒摔伤,让老人安度晚年。陪伴,恐怕是最好的孝顺了。不是什么都可以用钱去代替的。
多年来,姐姐陪伴老人最多,做得最好。父母多亏了有姐姐照顾。我打心里尊重她、心疼她,经济上尽可能地帮助她。我常常觉得姐姐就是我的半个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