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无力感
(前篇回顾)分也成也,成也毁也。选择的观念构成了自我,自我可以感觉到不完善,要采取措施保护自我,往往采取的方式是攻击其他的观念。
最惨烈的悲剧常常都是出于极端的美好愿景。悲剧能不重演的关键也许是心的容量有没有到能够容纳其他观念系统的人。
哪一种信念群在自己的生活中最好用。通过不断地尝试,找到它们即‘得道’。
而不是西天取经什么的。【其实西天取经说不定只是一种隐喻,讲的也许是一件事。81难是81种信念群的尝试?】
(正义感强的人)黑白分明的态度去对待周遭的事物,当遇到个人力量无法挽回的状况时会产生无力感,常常容易走极端—— 用黑白分明的态度来对待其他的人事物,就是在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
- 一个嫉恶如仇的老师传出侵犯女学生的丑闻,如果说是女学生故意搞他,可能性并非没有,【反而如果这样的人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感觉还满狗屎的】
- 无力感是世界大战的源头。
- 那些杀人放火的人,在信念上的感受是他很诚恳地张开双手跟世界要他想要的幸福的时候,世界是不可能给他的。
-
一个常年生病的人,要他相信病会好,其他人恐怕也都不信吧 *
世界上的狂人们犯人们只是在替我们表演出各种无力感而已。这里不是在讲体谅(犯罪的人),而是了解。因为问题的解决之道在问题本身。(渔父?篇——心想事成大法——再详述)
当用齐物论来对待世间事物的时候,敌人会变成自己的肥料*。
在生活的任何细微片刻都可以注意自己在用什么样的信念来对待当前的事物。
要很小心自己播下的信念种子,它可能若干年后才会长成大树。装修可以换,程序可以换,信念也可以换,但是
我们会感到为难常常是,自我价值攀附在信念上—— - * “我是这种人啊” *
-
“这就是我啊”。
——这件事其实也不用太计较,人都是在发展的,难道自己还是8岁的状态吗值得高兴吗? 【GJ】 - 我是全世界最烂的影评人,可是我是全世界最好的观众
- 关于癌症:
我们现在研究的是都我们怎么养生无道——不可以做这个不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吃这个不可以吃那个
我们应该学的难道不是养生有道吗?——从心。
知道负面的东西,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我们要幸福,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好,去最求那种好,否则知道再多的不好又有什么用呢?如果说人的精力有限,那我们更该花时间的难道不是去研究什么好,怎么好么?
齐物论最主要的思想——要让头脑去吸收到你未知的东西。
当一个人过得比你幸福,他的幸福是你不懂的。
当一个人过得比你健康,他的健康是你不懂得。
人总是习惯于自己懂的东西,而排斥/避而不见那些你不懂的,这才是你幸福健康的最大妨碍。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 ,不可以加矣!
一个太古真人,他没有什么自我——是蝴蝶还是我。小宝宝有时候会梦到自己是自己的爸爸,把自己抱着
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然后人类开始堕落了,孩子开始会认识和区分各种事物。但这个时候人的信念还是活跃的,还没有封闭。
其次以为有封焉, 而未始有是非也。在往后人的信念已经形成,但是还不会彼此攻击。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有一天人终于会拿自己的观念去和别人的观念争论了,人再也不能承认宇宙普遍的真理了。人心里的真理就是他自己心里承认的那些。人身上神性的光芒终于熄灭了。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 以成。爱是道亏的补偿。如果每个人都没有丧失万物之间循环流动的能量,我们根本用不到爱这个东西。
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 因为世界太糟糕了,才会人类社会才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事(以为了享受电影的乐趣还是不要修道的好-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用道家说法能在水里活得好好的谁要口水啊所以在道家眼里,爱,慈悲,这样的字眼一直被无视,看起来似乎很潇洒/冷血。谭先生认为庄子对他最大的好处是修道之路上不要讲到爱,可以进步得比较快,因为它并不是很有用。人的表面意识的能量水平,到底有没有到可以爱的程度?表面意识可以达到爱的话,佛教里为什么要求波若波罗密多“来自潜在意识的智慧”?原始佛教里讲的慈悲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人的心境测试评分:(由易到难)
羞耻,罪恶感,.....勇气,淡定,认真,明理,| 爱, 定。
↑
(此处心境是人的表面意识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从此往后要从潜意识世界里借出能量)
我们爱对方,想为对方好,要怎么做才能对对方好呢。我们的表面意识哪有能力能够知道?!
原文翻译:
古代不少智士,冥想世界本源,混混茫茫。这已 达到冥思的极限了,到顶点了,不可能超越了。又有只 想到宇宙诞生为止,说那时候万物有了,人也有了,但 是尚未发生认识活动,主体与客体谁也分不清,日子过 得蒙蒙昧昧。还有的只想到人与其他动物分道扬镳为 止,说那时候人已开始认识世界,能区别主观与客观,能 划分万物了,但是尚未想到这里面有什么谁好谁坏啦谁 长谁短啦谁是谁非啦的问题。最后,这不是哪个智士想 出来的,而是历史事实摆在那里,人类社会臻进文明,是 非问题爆发出来,到处吵得一塌糊涂。是非成为社会性 的严重问题,人就不肯顺道而行,道就被亏损了。道的 亏损,如日月的亏食,被阻影遮住,使人间晦暗。亏损 了道,成全了蒙蔽,使人心糊涂。本想弄清是非,结果 竟是这样。
8.2 代偿反应
- 使用吸引力法则的时候不能超过20秒。不断强化的只会加重你的不相信自己能做到。
- 若击鼓而求亡子《庄子·天道》
【原文】孔子西藏书于周室(1)。子路谋曰(2):“由闻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3),免而归居(4),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5)。”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翻十二经以说(6)。老聃中其说(7),曰:“大谩(8),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9),不义则不生(10)。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11),此仁义之情也。”老聃曰:“意(12),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13)?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14),循道而趋(15),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义(16),若击鼓而求亡子焉(17)?意,夫子乱人之性也!”【译文】孔子想把书保藏到西边的周王室去。子路出主意说:“我听说周王室管理文典的史官老聃,已经引退回到家乡隐居,先生想要藏书,不妨暂且经过他家问问意见。”孔子说:“好。”孔子前往拜见老聃,老聃对孔子的要求不予承诺,孔子于是翻检众多经书反复加以解释。老聃中途打断了孔子的解释,说:“你说得太冗繁,希望能够听到有关这些书的内容大要。”孔子说:“要旨就在于仁义。”老聃说:“请问,仁义是人的本性吗?”孔子说:“是的。君子如果不仁就不能成其名声,如果不义就不能立身社会。仁义的确是人的本性,离开了仁义又能干些什么呢?”老聃说:“再请问,什么叫做仁义?”孔子说:“中正而且和乐外物,兼爱而且没有偏私,这就是仁义的实情。”老聃说:“噫!你后面所说的这许多话几乎都是浮华虚伪的言辞!兼爱天下,这不是太迂腐了吗?对人无私,其实正是希望获得更多的人对自己的爱。先生你是想让天下的人都不失去养育自身的条件吗?那么,天地原本就有自己的运动规律,日月原本就存在光亮,星辰原本就有各自的序列,禽兽原本就有各自的群体,树木原本就直立于地面。先生你还是仿依自然的状态行事,顺着规律去进取,这就是极好的了。又何必如此急切地标榜仁义,这岂不就象是打着鼓去寻找逃亡的人,鼓声越大跑得越远吗?噫!先生扰乱了人的本性啊!”
《窈窕淑女》萧伯纳的原作是不是一出爱情故事?是,所有主角没有人讲过爱。庄子和萧伯纳一样,从来不提爱。
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诶!<---属于表面意识的范畴
真正的爱的发生或者发动的时候本人并不会察觉。爱一个人是在感受到对方潜意识层面的波动,不知觉地做出对对方有利的事。这是庄子的对爱的标准。庄子认为爱需要从潜在意识取得能量,那些表面意识到的“爱”都是虚伪的。
若美人不告而不知
神通人人都有。太卑微了而不被人发觉。脑子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听到很多以前被自己屏蔽掉的声音。打通一条通向潜在意识的路,远比在表面意识上大喊“爱”来得重要得多。 “松”找到这条路的工具之一。
北不见冥山 《庄子.天运》
有人问庄子,什么是爱。
答,虎狼仁也。
至仁呢?
至高无上的爱就是不会有我爱你的感觉了。
可是人如果没有爱人的情怀就不会去爱人啊,不会去孝顺父母,我们难道可以不孝顺父母吗?
孝顺这么低级的程度哪里算爱。
有人在台北火车站问士林夜市在哪里,在北边啊。可是如果你一路做到淡水去,才问“这里没有士林夜市啊”,因为你坐过头了,往北怎么还能看到士林夜市呢。
仁爱,孝顺这些东西就好比士林夜市(冥山),但庄子眼里的爱远远超过士林夜市(冥山)。
比如他认为孝有几种等级
有礼貌<有感情<不执着父母<让父母不执着自己<让父母不执着全世界
当做到更高的等级,回头看有礼貌什么什么的会觉得很...虚伪。
心情不好的时候,生病的时候,会希望有人能爱自己(照顾,分享。。。。)为什么需要爱,因为自己陷入困境啊。争气一点不要陷入困境就好了啊。有江湖可以自由自在为什么要相濡以沫呢?道成爱亏
如果世界很完美,安抚人心的音乐,可歌可泣的电影可能都没有了。
如果庄子要喊口号,可能是“消灭时间一切的爱”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 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 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艺术、音乐、哲学(惠子抱着梧桐苦思)三个方面的人,其实也算人类的佼佼者了,所以史册会记载。唯其好 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 终。坚白论是惠子的哲学。庄子说惠子是教主型人格,典型表现就是他一直处在两种信念之间:“教别人,别人才知道自己的厉害之处来崇拜自己”和“ 不能完全教会别人不然别人不稀罕了就不会崇拜自己了 ” 既要全力认真教,又要确保教不会——学生愧疚就端茶倒水甚至组织一些义工团什么的,此为新兴宗教速成法。 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惠子的这种行径导致自己的儿子一辈子帮他写导读,又毁了一个人的一辈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 ;惠子这样空虚的成功也算成功的话,那我也算成功了,我们都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给后世。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可惠子毕竟是一国宰相,一派之主,他这样都不算成功,我岂不是更糟糕。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 。这种暧昧不名的光辉是圣人所避之不及的。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那些可以用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东西,在生活中处处得到验证的(理论等...)才是真正聪明。
- 乐师昭文印琴艺,盲人师旷的杖枝,智士惠施的辩 才,堪称三绝,久负盛名,近年载入书籍。他们三逞 能扬己,恃才做物,不但不肯迎合时尚,倒去纠正业友, 改造听众,总之热衷于他人之伪。那些人不可能认识 到自己有伪,他三位硬要去证。结果如何呢?倒让我 想起了超级辩才公孙龙。他老先生名满天下,由于发明 一项公式:1块石英石= 1块坚+1块白+1块古。他热 衷于演说这项公式,用来证明他人之伪。结果证而不明, 使人脑袋发昏。老先生自己到死不醒悟,还坚信自己在 逻辑学方面有伟大发明。回头再说昭文先生,弦上弹完 一生,琴艺传给儿子。儿子向老子一样,逞能恃才,总 想证他人的琴艺之伪。结果还是一辈子白弹了,没几个 弟子习昭氏琴艺。这也算有成就,庄周 我也敢说有成就 了。但是,这样高超的琴艺啊,还不算有成就,世界与 我就休想有任何成就了。所以部些心怀是非成见,滔滔不绝,狠证他人之伪的先生们,被圣人 察觉了,就得除掉,例如除掉昭氏父子那样,用悠悠的 岁月悄悄的除掉。所以达观的智士,不去纠正谁,不去 改造谁,闭嘴不开,一心皈依起码常识,用无 为去证明证伪爱好者之伪。
- 我只有这一点姿色欸,竟让那么多条船都让我一脚跨过了,这难道不是我那个男朋友的神通保佑吗?!
-
换多少家公司都发现有一个混账上司在等着你,你就要知道你也有神通了
有时候人的神通在不幸福的方面更厉害,通常我们也会叫它孽障。
今且有言於此,不知其與是類乎?其與是不類乎?類與不類,相與為類,則與彼無以異矣。雖然,請嘗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
这一段是超级辩论大法。跟人吵架必定不输的法则。
桌子上有茶杯。存在一个茶杯。不存在茶杯不存在。存在不存在茶杯不存在。到底是一个存在还是一个不存在,无穷无尽。
关于辩论插入一篇文章。《为什么月薪三千的你喜欢说“不”》真是感触颇深。
http://read.douban.com/reader/column/764268/chapter/4796191/
今我則已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 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大山為小;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 定义有人创造的,怎么拗都行。 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天地万物一体的,既然一体你现在跟我说话不就是自言自语吗?既然一体,我高兴自己跟自己说话不行吗?非常无聊的辩论就开始了。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都会超级辩论大法的话一来一去,没完没了。 如果辩论不能让你有所得真的不要去吵。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连一个茶杯存在都能争个没玩,那双方如果都各持有观点就更¥%@……
选择了一个观点其实也等于连另一个观点也选择了。
父亲选择勤俭持家,什么垃圾都放在2300万的豪宅里,搞得连20万都不值的样子。其实浪费了2300万的豪宅。
为了节省不买各种家电,全部都自己动手,这样极短的节俭其实是在浪费了人类两三年的科技发展。
极短节俭就是浪费。
生活中许多对立的信念群,走到极短其实是同一种东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