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来自于腾讯群面题目:利用互联网思维,为大学生在学校里面最困难的一件事设计一个解决方案。
首先,来谈谈大学生的痛点是什么:
1:取快递:大多数快递都是蹲点,时间也不尽相同,而学生的闲暇时间集中在中饭和晚饭时间,很多学生就有了不能及时取回快递的烦恼
2:校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运动健身,所以足球场,操场,羽毛球场,游泳馆,健身房等成为了校园的人们之地,因此,带着满满的热情去,却被长长的队伍或拥挤的场地而心伤
3:针对应届毕业生,有着找工作的迷茫,究其原因就是定位不明确,没有努力的方向以及正确的方式,解决方法就是请有经验的人进行指导
4:实验室情况:针对大四考研同学,很多人都是从自己的师兄师姐听说实验室的情况,但是师兄师姐迫于导师的威严而不敢说真话,导致实验室情况不明,也使得有些行径恶劣的导师一直为所欲为
5:荷尔蒙经济:大学生群体,除了学习,找工作,最大的需求莫过于此吧,从微信“摇一摇”、“陌陌”、“taotaoUFO”、“11点11分"以及以工具类面向学生群体的"超级课程表",都带着一个“约”字,为什么校园会存在这样子的经济呢?这就离不开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圈子小、社交活动不多
针对取快递问题:现有“人人快递”,针对此app思考如下:
a、同城专人直送平台,倡导“人人参与”
�b、急速达:快件不落地
�c、定时取:发出寄件需求,附近快递员迅速上门承揽快件
�d、帮我买,全城代购
对用户而言:为社会闲散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对商家而言:中小型店铺不受地理位置、店面规模限制
主打“顺路顺带”概念,传播“互帮互助”的产品核心价值
问题:送件人身份 ,快件丢失,毒快递,主要是安全问题
MyThink:对于此app的问题所在,如果将其缩小至高校范围内,并且注册人员需要进行学生证、照片上传等方式,是可以有效避免的,毕竟高校学生的素质和诚信还是可以信任的。
针对实验室情况透明化、相关场所人数实时通知、就业指导方面,其实就是校园社交,自己提出相应的需求,就有热心同学帮助解答,因此来分析这个app“师兄帮帮忙”,其曾经的活动为:
�a、线下配对活动:为“师兄”“师妹”找对象
�b、校园最后100米活动:请同学帮忙顺路待带回快递,有金额奖励
�c、大学生正能量计划,鼓励大学生做导演
�d、在线教育-每天九点,多学一点:大学生分享技能,组成圈子
�e、献血,支教活动等
后来随着这个app的发展,学生就明显表明自己是来求男女朋友的,渐渐完成了“约”的校园元素
My Think:回到正题,对于实验室透明化、场所实时人数、就业指导等这些可以看做是学生们提出的个性需求,自然有人在这个平台给出相应答案,一旦涉及到线下活动,线上的这种友好热心互帮互助的关系就自然而然转为“约”的形式,或许这真的是人们的天性:异性相吸。不过这样子完成自己找对象的大事还是蛮好的,其实自己还想到一个功能:出游约。
出游约:身边同学都没有时间一起出去游玩,但是又不想错过时节,此时约上校园志趣相同的朋友们,岂不是一桩美事,这样还可以拓展自己的圈子,为了尽量不带“约”的色彩,提出需求的学生可以设定同伴条件:人数、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等,适合的同学就像接单一样把自己送出去了(为什么说这句话的时候怪怪的...)
但是最后,“师兄帮帮忙”app并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因为没有盈利点,查找相关资料,somebody说:
社交产品赚钱通过两种方式:强运营/买流量
校园社交盈利:广告/o2o/游戏,
对于广告有一个恰当的投放点,比如微信的广告推送,微信团队策划方案为“只有与品牌主气质相投的用户才会接收到广告”,这不就是个性化匹配么,同时用户也不会觉得这个广告破坏了自己的体验感,想想自己看到channel的广告,心里得多爽啊!!
对于O2O,其实就是流量变现,将流量引入到第三方应用中
游戏:众所周知,游戏是最赚钱的,因为有很多土豪用户
而对于强运营/买流量,个人还没有理解...后续再说
总结一下:我认为大学生最大的需求还在于“约”,因此可以通过其他社交方式让这个元素在校园里可以纯洁一点,比如最开始的五点,都是扩大好友圈子的不错想法。
——————————————————————我是分割线————————————————
还分析了一个app"微差事",虽然没什么关系,还是写上来,因为我健忘。
微差事app
一类众包平台,让用户在闲暇之余不费力的赚取一定的酬劳,分类如下:
�a、调查问卷
�b、照片采集:百度地图淘金、高德淘金
�c、签到分享
�d、应用下载体验
�e、生活情报:神秘顾客的招募,非常了得节目嘉宾的招募
�f、注册体验:不仅仅是注册app,还可以是注册银行信用卡,注册网站发起活动等
对用户而言:可以轻松赚钱
对于企业而言:花最少的钱得到最精准的数据
商业模式:通过众包帮助企业完成调研、内控、品牌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