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上学前,孩子忽然发现铅笔盒还没有找到,左翻右翻没有结果,时间紧迫,不得已向妈妈求助,“跟你说过多少遍了,用完的东西整理好放回原处,怎么老记不住?”训斥劈头盖脸。事实上,奶奶昨晚现孩子的书桌收拾的不干净,把孩子收好的东西重新收拾一遍。而孩子后来依然丢东落西。
餐厅里,两个男孩正在追逐着打闹着……
妈妈脸上挂不住地走过来:“跟你怎么说的?还乱跑?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呢?”两个孩子确实不在眼前闹了,不过他们换了一个地儿接着闹。
体育锻炼,一学生请假,说自己的脚磨出了个泡,班主任犀利的眼光学生从上到下扫了一遍:“我看主要是想偷懒,逃避体育锻炼吧!”事后得知,学生的脚因为鞋子不合适确实磨出了两个血泡。
……
这样的镜头经常会在我们的学校、家庭一遍遍的上演,孩子出现状况时,总是被质疑,被责问,被数落,甚至被惩罚……所以孩子们学会了躲闪,说谎,逃避……
我们总是在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却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出现问题只是为了得到我们的怀疑责问数落吗?我们有没有解决问题?抑或是让问题变得更糟糕!
记得带着两岁的外甥去逛超市,当时是缝超市做促销活动,走到超市门口,孩子说什么也不愿意去,伸手拉他,他就站在门口哭,大人们在一旁不停的抱怨:“这熊孩子,怎么这么多事儿?”我也试图蹲下来给他讲道理,蹲下的一刹那,我全明白了:站在孩子的高度,他什么都看不到,只能看到大人的屁股来来往往,怪不得呢!我顺手把他高高的抱了起来,他竟然不哭了!
苍白的说教,严厉的训斥,粗暴的惩罚……的确会让孩子在大人的威严下安生许多,这只是表象,冰山下或许暗涌着敢怒不敢言,委曲求全,忍气吞声,抑或是怨恨的激流,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必然会渐渐的耗光亲子家庭情感账户的余额,迎来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叛逆。
无论是你还是对方觉得情绪受伤的时候,都是因为某一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去寻找这个需求,而不是发泄情绪。因为情绪是最要命的双刃剑,情绪这个话说出去是很痛快,让你觉得很爽,但经常会导致生活变得一团糟,越来越糟糕,所以你要去寻找需求。
先观察看事实。我们首先得学会区分观察和评论。有时候我们一张口说的话就是一个评论,而不是一个观察事实的结果,没有呈现真相,而事实更容易让人从心理上接受。比如:你的作业找不到了,是事实。你怎么老是把东西乱放?是评论。
第二步,要体会和表达感受。你知道我们为什么不愿意表达感受吗?就是我们很多人把感受压在心里边不说,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我们从小到大被忽略过太多的感受。当你摔倒了以后,你的妈妈会说,起来起来,没那么疼。当你很难过、委屈地哭的时候,你的妈妈说,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大人们都以隐藏情绪为最高境界,看到孩子哭会觉得,男孩子哭起来多丢脸。但事实上就是,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照顾自己的情绪,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的话,要么压抑出病,要么就突然会暴怒,欺负别人。因为这些情绪都没有消失,它在他的生命当中不断累积。所以不要让孩子太过压抑自己的情绪,包括我们自己。
第三步就是找到感受的根源。什么是感受的根源?就是当我们面对一个不中听的话、或者是一次伤害的时候,我们通常有四种反应的方法。哪四种反应呢?第一种反应是责备自己、内疚,这事都怪我。第二种反应是责怪他人,说凭什么我内疚,这事怪他,要不是他我就不会这样,责怪别人。第三种是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我到底是想要得到什么呢?我需要什么呢?第四种是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第四步叫作请求帮助。什么叫请求帮助?就是你真的想要怎么做,说出来,所以说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这很重要。比如妈妈对儿子说,星期天不要老玩游戏了,儿子是不玩游戏了,改成出去打牌了!妈妈气得不得了: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因为你只是说了你不要什么,你没有说你要什么。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真的是喜欢表达不要,你不要怎么怎么样,你不要再对我怎么怎么样,但是我们不说要什么,导致了非此即彼。所以我们要把要什么提出来,这个要求越具体越好。
站在孩子的角度,试着理解他们的感受,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提出具体的要求,相信剑拔弩张的亲子关系,一定会有所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