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来源:《这样读书就够了》赵周
【R】
它不会成为新的生存负载:不像读书会那样要求读完全书,不像MBA要求通过考试,甚至不要求用大块时间,用零碎时间即可完成。它就好像设计精良的现场培训一样,轻松、愉快、有效。
【A1】
生存余力=生存力量/生存负载。只有生存余力足够大,我们才能有足够的力量用来学习。在开始学习一个新东西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是否还有生存余力来做这件事。
我读书,写笔记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难坚持。原因主要是完美主义在作怪。写读书笔记之前,我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对这本书有什么想法,而是花了大量的时间纠结读书笔记用什么格式写?应该保存在哪里?大咖们都是怎么记笔记的?怎么才能建立知识体系?想着想着,就觉得写读书笔记实在太难了。畏难情绪产生,自然就坚持不下去。
其实这是我认为地给自己增加了生存负载,把本来是很愉快的读书过程上升到一个痛苦的,难以实现的任务上来。
最近遇到一个笔记工具——flomo。用flomo随时记录想法,不去考虑分类,只需要打上相应的标签(这个过程也不考虑标签是不是合理,有没有成体系)。总之,就是要降低输出的难度,减少摩擦。
每周查看一次自己的笔记,就会发现虽然没有主动地对笔记进行分类,但是大部分内容都在一个主题下。
降低了生存负载,先完成再完美,一切都会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