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创伤,主要对象是母亲的创伤经历如何影响女儿,并由女儿带给下一代。
《因为我是女性》第一部分:你的母亲如何影响了你。
1.共生的母亲:妈妈觉得孩子是自己的一切,对孩子的成长无法放手,通过所谓“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子女进行思想行为的控制,不让孩子独立,导致孩子无法活出自我,比如常见的妈宝男,妈宝女。
2.消失的母亲:妈妈在孩子尚未准备好时期(婴幼儿时期)与其分离,中断了孩子的依恋关系。常见的现象有:过小就将孩子送到爷爷奶奶保姆家抚养,过小上全托班,因重男轻女思想将女儿送到别家抚养甚至丢弃,因生活所迫,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或者父母离婚导致孩子和其中一方分开。
对孩子的影响有:早年没有建立起安全性依恋,害怕被母亲抛弃,成年后面对分离也承受着强烈的恐慌,特别敏感,常会没理由地担心伴侣出轨,容易陷入抑郁。这种创伤性分离让孩子形成“他一定会抛弃我”的核心信念,同时形成“我是不好的”或“我是不值得被爱的”这样的自我感觉。妈妈可能变成共生的母亲,影响孩子的独立性,也可能通过拒绝、威胁孩子、冷言冷语的方式从心理抛弃孩子。在威胁下,让孩子因恐惧而妥协,同时更加觉得自己不好,没人爱,形成代际创伤传递。
3.自恋型母亲:母亲早期成长中缺乏母爱,因此不断从外部获取认可来维持自尊。常见的现象有:控制孩子来弥补自己缺失的爱和价值感,如道德绑架方式“我做了一切都是为了你”,或者威胁“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一方面追求完美,对孩子高期待、高标准,另一方面有不断贬低孩子,证明自己是对的;内心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无法理解孩子的感受、渴望,无法和孩子共情;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可能将女儿当成朋友,希望女儿理解她,但没有基本的心理边界,如经常向女儿吐槽丈夫和婆婆。
对孩子的影响:认为自己不好、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形成虚假的自我(假自体),很多时候属于“别人家的孩子”,被别人称赞乖巧懂事,长大后以迎合讨好的方式与他人建立关系,内心思想本质还是觉得自己不好。另一方面,女儿可能执着追求成功,但内心情感匮乏,因为她们的妈妈会经常拿自己和别人的孩子比较,只有优秀才能成为妈妈的骄傲,“不优秀不配活着”“不优秀不配妈妈的爱”,感觉是为妈妈而活,不是为自己。
4.无回应的母亲:看不见孩子的情感需要,无法和孩子产生情感联结。比如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而不是孩子的心理。常见的现象:母亲心情持续低落或患有抑郁症;情感严重隔离。
对孩子的影响:导致孩子情感严重匮乏,心智受损,缺乏爱的能力。让孩子失去最深层的安全感,进而丧失良好关系的能力。内心经常孤寂和绝望,更有可能忽略自己孩子的情感需求。
5.拒绝型母亲:妈妈对女儿女性身份的拒绝,本质对自身女性身份的不认同。因为女性身份得不到妈妈的疼爱、认可,在家庭中被剥夺很多权利,比如受教育、被公平对待的权利。常见的现象:女孩在童年被要求分担繁重的家务,一切要以哥哥弟弟为中心。女儿在家被当成外人,在婆家也被当成外人。
对孩子的影响:被妈妈拒绝的女儿会产生一种被嫌弃、被厌恶甚至被憎恨的感觉,女孩会用一生证明自己的价值。被妈妈拒绝的女儿会以认同或反向认同妈妈的方式发展自我,对女性身份认同困难。比如认同妈妈的重男轻女思想,或者反认同试图证明自己比男性强,执着证明价值,但又不是自己内在价值。无法培养女性内在气质比如温柔、坚韧、包容。
6.情感剥夺的母亲。
第一,照顾性剥夺。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父母忙于生计,只给孩子最基本的生活照顾,无法给予孩子温暖的关注和身体的爱抚。
第二,共情性剥夺,母亲无法理解孩子的感受,并给予回应,比如母亲(自恋型母亲为主)属于说教型,摆事实、讲道理,有各种应该和不应该,习惯批评、指责孩子,很难感知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第三,保护性剥夺,母亲不能提供力量和引导,谨小慎微,软弱无力,信条是“惹不起,躲得起”。
对孩子的影响:
照顾性剥夺导致孩子抑郁、孤独和空虚,长大后依赖伴侣、渴望被照顾,对亲密关系要求高,同时对孩子可能过度照顾,比如过度喂食,剥夺孩子的自主性。
共情性剥夺导致一个人心智受损,自我价值感低下,渴望被认可。在人际关系中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们也常常因为很小的刺激而感到羞耻和愤怒,但又非常害怕表达。其情绪情感体验单一,主要的感觉是焦虑和愤怒。
保护性剥夺会导致一个人内心缺乏依靠和榜样的力量,有无依无靠的感觉。比如女孩经历被猥亵或者被性侵,但并未获得父母的保护。可能认同父母的软弱,变得自尊低下,行事谨小慎微、害怕冲突,也可能形成反向的防御机制,表现出与自己的父母完全不同的性格及处事方式,变得非常有主见和强悍,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盔甲,攻击性强。
7:情感混乱的母亲,情绪失控地对待孩子,比如用语言和眼神恐吓、威胁和打孩子,使孩子产生巨大的恐惧感。
对孩子的影响:与孩子建立混乱的依恋模式,孩子在关系里经常充满恐惧、焦虑和不确定性。在学校可能经常旷课、打架、霸凌其他同学,缺乏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女孩渴望爱,更容易在青春期发生性关系,无法分清爱和性。内心缺乏安全感,核心体验是恐惧和焦虑,常伴有对身体健康的过度担忧。既渴望亲密关系,又恐惧亲密关系,渴望亲密的时候,将对方理想化,当与对方亲近的时候,又担心对方伤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