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一个两岁的小女孩在长沙瑞都华庭小区,坠楼丧生!
那天,两岁的莉莉与其他两个小孩子一起玩耍,进入了电梯,电梯的按钮原本是在9楼,其中5岁的小男孩却蹦跳着点亮了18层的按钮。
电梯到达9楼的时候,三个孩子本来一起走出去,其后小男孩却将两岁的小姑娘重新抱回了电梯,并将她一个人重新关进电梯,带到了18楼。
电梯到达顶层开门的一瞬间,2岁的小姑娘本能地朝着外面的阳光走去,谁想到顶楼的护栏失修,莉莉一脚踩空,从18楼坠楼身亡。
事情一出来,舆论哗然。
悲剧的发生,有人认为是由于物业管理失职,更多的人认为是因为“熊孩子”恶作剧。
但我个人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家长的监护不当。
一个只有两岁的孩子,她的家长能让她离开大人,在大人看不见的地方,单独跟也只有几岁的孩子进出电梯,心可真够大的。
就算不发生坠楼的悲剧,小孩因没有成人看护而被电梯门夹伤,或脚陷入电梯缝隙里,发生这种危险的几率也是极其大的。随便百度一下,就跳出来成千上万这样的事情。
生活中,因家长疏忽,监护不当,而致使幼孩发生危险的事件频频出现。
2
今年5月,陕西户县某村的叶奶奶正在煮浆水菜,因为是老房子,所以用的还是“锅连炕”,紧挨着炕床的就是灶台上一口烧开的大锅。
3岁多的小叶叶自己跑到灶台一旁的炕上玩,叶奶奶觉得孩子在炕上玩不碍事,只说了句“不要靠近锅”,就继续忙了。
当叶奶奶转身背对着小叶叶,聚精会神在案板上切东西的时候,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从炕上掉到了锅里!
孩子烫伤很严重,背部、臀部、四肢,烫伤面积一共约42%。仅前期的手术费用大概就要几十万元。
孩子父亲原来外出打工,辛苦一个月也才3000多元。现在要在医院照顾女儿,暂时没了收入来源,原本就不富裕的一家也因此陷入了困境。
叶先生忧心忡忡地说:“现在孩子的病需要那么多钱,基本上是向朋友亲戚借的,后期的花费肯定支撑不了,孩子年龄还很小,以后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真是一个让年幼孩子离开成人视线范围,导致孩子一生痛苦、全家陷入困境的惨痛教训。
3
西安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6个月大宝宝到一家面馆吃面,到柜台付完款的时候,一回头,发现原本放在身后的婴儿车里的孩子不见了!
接到报警后,警方调取了案发地及附近一带的监控,通过监控在某路口将偷孩的男子拦下,孩子获救时,正在后备箱里哭得口吐白沫。如果警察再晚到一点,孩子就没命了!
总算是虚惊一场,有惊无险。可是,并不是所有疏忽的家长都这么幸运。
南昌的徐女士带带一岁半的孙子出去玩,到街心花园时,内急,正准备带着孙子一起进厕所。
这时,一个50多岁的大妈走过来笑盈盈地对说,“大姐,您这孙子可招人疼了,厕所里太不卫生,别带进去了,我帮你看着。”
徐女士觉得她说得有理,再说了,这个人平时老来公园遛弯,经常很热情地跟自己聊天,也就很放心地把孙子放在厕所门外,让她看着,自己急匆匆上厕所去了。
就在徐女士上厕所期间,这位大妈抱着孩子上停在附近的一辆面包车,迅速开走了。整个事情发生前后不到两分钟!
虽然事发后,徐女士及时报案,但公园附近刚好有一段路的摄像头坏了,人贩子就在这个路段换车逃跑了。
孩子一丢消失了五年。
后来,在一次国家“打拐”中,找到了一个DNA匹配的孩子,他的手脚已经被“丐帮头目”砍掉了,穿着破烂,面黄肌瘦地在40度的高温里乞讨。
见到受尽折磨的儿子,孩子爸爸痛苦得用头撞墙,血流满面,孩子妈妈被刺激得直接疯掉了!
生不如死也不过如此了。
4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几年前,汕头新林水库发生一起7人溺水死亡的意外事故。
那天是清明节,整个家族到山里扫墓,正在大人们都忙着修整祖先坟墓时,一个小学生孩子单独到水库边洗手,而水库有没有防护,也没有提醒措施,至使他失足落水。
其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听到呼救声后,接连下水救援。由于救人心切,居然忘记自己不太懂水性,而水库的水又非常深!
最终是小孩没救上来,另外的7个人却相继溺水身亡!
如果当时家长不疏忽,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到水库边去,那就不会有几个家庭都破碎的惨剧。
5
一次又一次令人悲痛的事故,一个又一个无比惨酷的教训。愿死者安息,愿生者坚强。
在这里,我没有责怪那些当时疏忽、看护不当的家长的意思。
但,我希望这么多血淋淋的惨剧,足以让每个家长都记住:不要让年幼的孩子离开你的视线范围!
哪怕是在家里,也要紧紧盯着孩子。因为,水、电、火,都会在你大意的时候伤害到孩子。
也千万不要让孩子跟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单独呆在一起,哪怕是街坊邻居!
现在已经不是以前那种“邻居亲如一家”的年代,商业小区里家家户户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谁也无法真正知道,对门到底是善良慈祥的好人,还是披着狼皮的羊。
为了孩子,防人之心、警惕之心,一定要有!
不要认为我说得过于耸人听闻,更不要心存侥幸,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万一发生了呢?
毕竟,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危险因素是我们不可控的。
你要知道,再多的责骂,也无法让“熊孩子”、“熊家长”灭绝;再多的控诉,也不能杜绝某些部门的失职。
但,如果我们不让年幼的孩子离开我们的视线范围,避免他到危险的地方去,那么发生危险的几率会极大的减小。
这是我们每个家长都应该做到的,也是我们对年幼孩子最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