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自己的生命有客观意义,希望自己的种种牺牲不只是为了脑子里的各种空想,但事实上,大多数人的生活意义,都只存在于彼此讲述的故事之中。
人类会以一种不断自我循环的方式,持续增强彼此的信念。每一次互相确认,都会让这张意义网收的更紧,直到你别无选择
前言:之所以摘抄下这篇文章原因是近日的“北大pua”事件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从这篇文章中寻找到了一部分关于意义的答案。
文:
人之所很难理解“想象的秩序”这种概念,是因为人觉得现实只有两类:主管现实和客观现实。所谓“客观现实”就是事物的存在与我们的信念和感受无关。例如重力是一个客观现实,早在牛顿发现之前就存在,无论我们信或不信都会收到影响。
相反,主管现实取决于人的信念和感受。例如,我感到头痛去看医生,医生对我的头部做了彻底的检查,却没有查出任何问题。于是又要我去做血液检测、尿液检测、DNA检测、做心电图等等。等结果一处,她说我完全健康,可以回家了。可是我仍然觉得头痛的不得了。所有客观测试都找不出我有什么问题,除了我以外没人感觉痛苦,但对我来说,这种痛苦百分百真实。
多数人以为,现实只有客观或主管两种,没有第三种可能,于是只要他们说服自己某件事并非出于自己的主管感受,就贸然认为这件事必然属于客观。如果有那么多人相信上帝,如果金钱确实能让时间运转,如果民族主义会发动战争,也会建立帝国,那么这一切一定不只是我个人的主管信念,也就是说,上帝、金钱和国家一定是客观现实喽?
现实还有第三个层次就是互为主体。互为主体的现实,并不是因为个人的信念和感受而存在,而是依靠许多人类的沟通互动而存在。历史上有许多最重要的驱动因素,都具有互为主体的概念。
客观上1软妹币不能吃、不能喝不能拿来穿,但只要十几亿人都相信他的价值,就可以拿来买吃的喝的穿的。一位小商贩不相信没关系,多走走也无妨,下一家超市就可以买到,然而,如果收营员、市场的小贩、销售员一律拒绝接受这张纸,软妹币就会失去价值。当然,这些纸张还是存在,但它们已经再无用处。
这种事情是不是就会发生。1985年11月3日,缅甸政府突然宣布25、50、100缅元不再是法定货币,民众一辈子的继续都化为灰烬,之后政府发行了75缅元,但1987年又被废除。
就这样因为人类不再相信而一夕蒸发的,不是只有金钱的价值,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法律、神、甚至整个帝国。曾经可以毁灭全人类的苏联就是在一支笔的力量下消失的。《别洛韦日协定》中声明:“吾等白俄罗斯共和国、俄罗斯联邦暨乌克兰,作为1922年苏联成立条约之签署创始国,兹声明终止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及地缘政治政治现实”,就这样苏联从此解体。
要说金钱是个互为主体的现实,相对还比较容易接受。大多数人也愿意承认,那些古希腊神明、邪恶帝国和异国文化价值观都只是种想象。但如果说的是自己的神、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价值观,因为这些给了我们生命的意义。要再说这些都是虚构的,就没那么容易接受了。我们希望自己的生命有客观意义,希望自己的种种牺牲不只是为了脑子里的各种空想,但事实上,大多数人的生活意义,都只存在于彼此讲述的故事之中。
大家一起编织出共同故事网的那一刻,意义就产生了 。对我(你、他)来说,在教堂结婚、在清明节祭奠逝者、在选举日投票、签订合同这些行为为什么有意义?原因就在于我的父母也认为这有意义,还有我的兄弟姐妹、邻居朋友、附近城市居民,甚至遥远的异国民众,都认为有意义。为什么这些人都认为这有意义?因为他们的朋友邻居商业伙伴也有同样的看法。
人类会以一种不断自我循环的方式,持续增强彼此的信念。每一次互相确认,都会让这张意义网收的更紧,直到你别无选择,只能相信大家都会相信的事情。
摘自《未来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