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是一篇关于现阶段兔子先生对于运营的小看法,可以算是知识分享,也可以算是对于自己工作这么些年的总结,有说的不到位的地方,请大家轻喷。
【目录】
一.兔子先生说运营
二.兔子先生谈工作
三.运营干货分享之迈步思维
四.结语
一.兔子先生说运营
1.运营是什么?
这个问题网上有很多很多的答案,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看过、了解过,对于运营,兔子先生的答案是:
运营就是产品与用户间的纽带,是一种非标准化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让产品活的更好、活得更久;根据运营面向的主体不同,运营方式也不同;大体包含了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和内容运营三大方向;从事运营工作需要具备能说、会想、肯干三大必备素质。
2.什么是能说、会想、肯干?
所谓能说:是指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协调同事间、部门间的关系,更有效地进行工作的能力。
所谓会想:是指具有良好的运营思维、数据分析能力、强大的抗压能力;
运营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这两点相信大家都比较好理解,那么,为什么需要强大的抗压能力呢?因为在运营工作中,我们面临的压力是多方面的,且相当巨大,如果心态不好,没有强大的抗压能力,根本就无法有效完成工作,甚至是导致自身神经衰弱、身体不支。
这里举一个我的经历:在一家公司刚入职的时候,一共就四个人,可是仅有的产品介绍相当简陋,我看过之后,发现完全不足以去完成市场部的渠道拓展工作。向领导要吧,说没有,就这么出去谈就好了,如果心态不好的话,肯定就爆炸了。
最后我是怎么做的呢?我把公司的产品梳理了一遍,把产品特色进行了包装,重新制作了一份推广用的PPT文案,包括产品理念啊这些东西,都是自己整理出来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这就是心态的作用。
所谓肯干:我认为是运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那就是执行力。再好的想法,再好的计划,如果没有强大的执行力,都是一纸空谈。
3.运营人的成长阶段
这里简单说一下运营人的成长阶段,具体的在三节课的课程里便会详述。
P1阶段:运营小白,需要较强的执行力
P2阶段:能够负责一些小的运营项目
P3阶段:对于运营有一两项比较专精的领域
P4阶段:能够独立带领团队,独立制定运营策略并推动完成
P5阶段:综合型人才,能够针对不同业务和不同产品制定运营策略
二.兔子先生谈工作
1.想好自己为什么要做运营
在准备投入到运营这个坑之前,请一定要问清楚自己:我为什么要做运营?
如果你的答案是:我身边有朋友在做运营,挣了不少钱,我觉得也想做;
或者是:我看很多人都做运营或者产品,所以我也要做。
那么,你可能不是真的想要做运营,甚至不太适合做运营。
如果你的答案是:我初步了解了一下运营,感觉很喜欢运营工作,想要把运营作为未来的职业方向;
或者你的答案是:我有很强的逻辑能力,我很善于沟通....我认为,我很适合运营工作。
那么,恭喜你,你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
2.把自己当作一个产品来运营
说到制定职业规划,这里就要说一个词:可执行。
首先我们要先认识一下自己,从优势到劣势,至少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其实我们可以把我们自己当做一个需要我们去运营的产品,只有了解了产品,我们才能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运营。这样在制定职业规划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制定出可执行的方案。
建议步骤:
· 我们可以通过脑图的方式,先来分析一下自己,我目前的优势是什么、我目前的劣势是什么。
· 根据分析结果给我们自己设定一个短期目标,即3个月时间,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 根据这个短期目标,我们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即我们为了达成短期目标,我们需要做什么;
· 在根据自己对于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的评估,制定一个中期目标,即1-2年内,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 根据这个中期目标,我们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即中期目标对于能力的需求是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
· 同理去制定远景目标,即3-5年左右的目标。
3.熟练运用OKR思维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OKR思维,具体课程大家可以在三节课限免课程里边找到并进行学习,课程名称:如何用OKR思维定制小目标。
下面通过例子来给大家具体讲解一下:
所谓OKR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制定一个在你能力值130%左右的大目标(大O),比如,你原来能力是100,那么,你的大目标就要定在130左右。
大目标(大O)设定完成后,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小O),每个小目标与大目标的关系都是强关联。比如,带老婆大人吃遍中国,那么,大目标(大O)就是带老婆大人吃遍中国,小目标(小O)就是:吃遍北京、吃遍重庆、吃遍成都、吃遍香港....。
小目标(小O)制定完成后,我们需要在小目标中找到一些关键元素(KR),比如,我要带老婆大人吃遍成都是小目标(小O),那么,对于这件事来说,关键元素(KR)就是:买火车票、按时坐火车、吃成都美食。
关键元素(KR)确定之后,我们要为每一个关键元素制定 todolist 即执行表单,比如吃成都美食是我们的关键元素(KR),那么我们的todolist就要定为吃龙抄手、吃川北凉粉、吃火锅、吃冷锅串串...
注意:一份OKR表单中的所有大O、小O、KR、和todolist都是强关联的。
4.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运营从P3开始,就需要在运营工作中有一两个擅长的领域,那么,我们就需要在之前,做好准备。活动运营、投放渠道、内容运营、用户运营等等各个方面,我们的选择很多,所以我们还是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设定我们擅长领域的目标。
5.找工作的目的,无非就是两样
说到工作,这个东西兔子先生很现实地认为,大家找工作的目的,无非就是两样:我可以挣到钱、我可以学到东西。
那么,真的不存在第三种么?存在的,但是,那叫事业。
先说一下挣到钱,顾名思义,大部分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挣钱,因为要养家糊口、亦或是养活自己、或者是满足自己的买买买的欲望。
学到东西这个事儿,其实听着挺玄乎,但其实很实际,能够学到的也不仅仅是工作方面,还包括认识职场、积累人脉...等等,我都归类在了学到东西这一项。
结论:如果一份工作,又不能挣到钱,又不能学到东西的话,那么就不用考虑了。
6.认识≠人脉
不要小看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因为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可能是你的老师,都可能在未来成为你的帮手,所以,人脉这个东西最好从身边的人开始积累。
当然,所谓的人脉,是建立在你足够优秀的基础上,你可以认识马云,你可以认识刘强东,但是,你是如此的默默无闻,毫无用处,他们也不会正视你;相反,你如果能力出众,哪怕只是点头之交,别人也会记住你,愿意去帮你。
比如本周作业是要建立我们的人脉圈子,我们绞尽脑汁认识了几位运营的朋友,互道hello,然后,请教一两个问题,这仅仅算勾搭成功,算是认识。
我们接下来就需要让他们了解到我们是努力的,对于运营是有想法的,这样,慢慢地互动,人家认可了你,大家就成了朋友,人脉才算是真正建立起来。
结论:建立人脉要从身边开始,只有保证自己足够优秀,才能发挥人脉的作用。
7.问之有物,是维系人脉的好方法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大部分人其实加了好友也不会说几句话,想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那么,问有意义的问题,其实也是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
所谓问之有物,是基于你已经经过思考的,具象化的,网上不好查询资料的问题。
举个正面例子:唐代的贾岛,写了首诗,其中两句是“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他和朋友讨论的是用“推”好还是“敲”好。
举个反面的例子:小A好不容易加了一个运营朋友,上来问的问题是:您好,我学了两个月的运营了,我该怎么继续学呢?对面完全摸不到头脑...
只有问之有物,那么对方就会知道你是在努力,而不是张口就问的麻烦鬼,而大部分人,都不会拒绝去帮助一个努力的人的,因为他们也需要人脉的培养。一来二去,你也收获了知识,同时也得到了人家的认可,关系自然就维系好了。
8.学习要有目标
从小我们就开始学习,从小学到高中再到大学,但是,从16年开始,我才真正认识到学习这东西的重要性...
这里所说的学习,是有目标的,有目的的学习。
所谓有目标的学习,是指我们要首先知道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从而明确我们要学什么。比如刚毕业的时候,我出国工作期间,负责政府公关和商务接洽,但是我所在的部门是人资部,我就误以为我积累的经验是人力资源的,但其实,我当时并不知道人力资源是什么,更不知道我的工作内容是哪一方面。回国之后,就买了一堆人力资源的书籍来看,但是发现,完全两眼一抹黑。
这里就要回到上边说的那个职业规划的问题了,我们应该先了解自身,认识自己,再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去放大我们的优势,弥补我们的劣势,但是有一点我要着重说的是:千万不要随波逐流,更不要找自己完全不擅长的东西去学习。
这里不是让大家缩窄自己的阅读面或者学习面,只是让大家更有针对性,对于不擅长的,做到了解就好了。比如,现在VR很火,我们只需要了解VR是什么,它为什么火,未来趋势是什么就好了,不用去非要强迫自己学怎么制作VR。
tips:这里建议大家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下设计,如果能够简单的进行一些海报啊宣传资料用图的设计的话,以后工作上会方便很多。
9.工作之后,那叫事业
关于工作,我们聊多一点,兔子先生认为,工作是我们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为了养家糊口;那么,如果一份工作,是我们的兴趣所在,在金钱或者知识之外,我们可以获得成就感、获得名声等等的话,那这份工作,我认为就可以称之为事业。
总的来说,事业,是我们愿意为之奋斗的,有部分运气成分所在的,高于工作的事情。
三.运营干货分享之迈步思维
我在群里一直关注着大家的聊天,发现有些小伙伴对做作业这方面存在小小的误区,有时候会想一下子做出一份完美的作业,我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后来也发现这实在太难了,所以就换了一种模式,先做再迭代,不是有句话叫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嘛。在这里呢,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拿到一份作业或工作是如何做的,我姑且先叫它迈步思维吧。
我把工作分为四步,每迈出一步,我们就会离成功更近一些,它们就是了解、初稿、完善、优化。
下面我会用三节课作业来举例
1.了解
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先要审题,了解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有什么要求,比如上周的选修作业,让我们做一份求职准备,细节包含了岗位调研、自我能力分析、简历修改、准备面试问题四方面,那我们就应该从这四方面来着手。
2. 初稿
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的重要不在于答案的完整,而是我们思路的建立,我们在了解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方向,那么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犹豫,总想要想的透彻了再动笔,这里我是不推荐这种方式的,因为两点:
·第一,我们在初次思考的时候,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漏洞,而且这些漏洞我们基本上是发现不了的;
·第二,如果我们没有动笔,我们的拖延症会让我们无限地思考下去,最后,我们反而什么都写不出来。
所以,我对于初稿的看法是,先动笔,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列出来,整理成思维导图也好,还是零散的记录也罢,都没有关系,就好像这次作业,我会先把目录列出来一样,然后慢慢地在目录框架下,填写出我需要写的东西,这样,会更有条理,逻辑也更清晰,而且,会方便我们查验漏项。
初稿的目标就是最小化的可视的原型产品。
3.完善
完善这一步,在整个工作中,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步骤,我们只需要按照初稿提供的框架,将内容填充即可,该查询的查询,该表述清楚的表述清楚即可。
4.优化
优化在整个工作中是一个相对持续的过程,通过我们翻看其他同学的作业或者是网上查看资料时候的灵光一现,对现有工作进行迭代,改进其中的不足,扩大其优势。
优化这件事情,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你脑子里边有这个事儿,这样你在阅读或者是工作的时候,才可以想到它。
四.结语
说了这么多,运营工作其实是一个可以当做事业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分析和总结,来不断地提升自己。兔子先生之前属于完全自学,所以很多地方可能理解的还不到位,望大家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