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距离上次写文,应该有好几个月了吧!
写作这件事,真的需要坚持,不断地去输入、不断地去输出。
放下后再拾起,有点“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有想法却不知怎么下手。
当老铁们说:柒,我们需要你,来一场写作分享吧!
我很意外,但更多的,是忐忑。
有一件我曾“努力试试”的事,一直没能完成,虽然我一直给自己打气说“我要坚持,完成这件事”,但是……
时隔有段时间,我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现在再让我写一篇文章,我想,我不一定能有过去的“逻辑清晰”、“结构完整”、“主题明确”、“构思巧妙”。
不过,最后,我还是分享了,分享的不是什么条理清晰、很干货的内容,分享的,是曾经我的写作状态,我写作的点点滴滴,现在想来都依然能感受到的“我与写作的事”。
我不知道,这场分享到底能帮助多少人,能影响多少人,但是我知道,它影响了我。
我鼓励他人、引导他人,但我好像忘记了如待她们般对待自己。
“以身作则”、“影响力大于教育”。
2018剽悍江湖,一切归零,重新开始。
所以,我要重新出发了。
于是,我拉着曾经一起打卡的Fanny,又回来了。
在读书营错过的“清单”,还是有些遗憾。说过很多遍的“我可以自己试试”,趁这个机会,真的来试试。
于是,就有了“读书感悟-简书”的计划。
随手拿起的,就是这本
书名:《谁说你不能演讲》
作者:程龙
笔名:龙兄
我能想起的,与“演讲”很配的词,是“紧张”(紧张有可能是万能配合词,配哪都配)
书中说:紧张=期望/准备,要减少紧张,那就降低期望、提高准备。而相对于降低期望,提高准备更重要。
①模拟真实环境演练
最接近真实的环境演练,当属现场彩排。如果不能现场彩排,这时,只能自己想象身处环境中,不断地练习、练习。
我记得自己在准备论文答辩时,练习、计时、调整,反复N遍。
②把猴子丢给观众
很多人紧张,是害怕演讲时,遇到忘词。作者说,这种感受就如猴子骑在身上。如何缓解?把猴子丢给观众,比如“我刚才说的,大家都能明白吗?”“大家猜,下面我要讲哪句?”
③未雨绸缪,多做有挑战的事
在那个重要时刻到来前,多做有挑战的事,扩大心里的舒适区,不断提升自信心。
除了“准备”上多下功夫,当然还有其他小技巧克服过度紧张。
①自嘲
有点像自黑。甩掉偶像包袱,敢于自嘲,可以降低期望。自嘲还会带点幽默成分。
②讲故事
讲故事,有前因后果,可以随机发挥,不用担心忘词,会减少压力。
③享受意外
惊喜往往在意料之外
④安排熟人在场
在你讲话时向你微笑点头,关键时刻,为你加油鼓掌。
⑤演讲前让自己兴奋起来
可以做些热身运动,让血液循环加速,分泌激素。
⑥要么背熟到跟讲一样,要么直接讲
读、背、讲是三种不同的说话方式,演讲高手,需要做的是列出提纲,然后自然地讲出来。
⑦手里拿个物品
以上,是书本1-25页的干货内容。
第一次尝试写清单体,完全复述书中内容,下次努力,进步一点点,用自己的话表达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