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吃过的“团圆”

这些年,我吃过的“团圆”

国庆长假已经结束了,思绪却还时不时地飘荡在前两天参加婚宴的喜悦里。传统婚礼的各个环节,仔细想来还是感觉挺有意思的。跨“三堆旺火”、传红袋、吃“和气”团圆、送香油、烧宗台、种葱茵、抢铜钱和包馄饨,整个流程是得要三天三夜。而说起吃“和气”团圆,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团圆,是指用糯米粉和高粱粉做的形状如乒乓球大小的没有馅的汤圆,别名叫贺喜团圆。

根据习俗,在结婚那天,当新郎迎娶新娘子到家时,有专人负责将在铁锅子煮熟的团圆盛在碗里,用筷子分发给在场的长辈和其他人吃。在吃喜酒的餐桌上用餐时也要盛上二小盆团圆,让大家品尝。在第二天本家家中烧宗台请老祖宗时,也要供奉团圆和云片糕等食品佳肴。在结婚的日子里吃团圆,其意思表示甜甜蜜蜜,和和气气,团团结结。

这次负责分发团圆的是老姑娘(姑妈)和小娘姨(姨妈),一人先让新郎新娘将两个团圆分而食之,意思小夫妻俩,一辈子和和气气,团团圆圆,甜甜密密。还有一人拿着满碗的团圆,分送现场每一位亲戚朋友,表达的也是小夫妻和大家和睦相处的意思!我有幸吃到了那个红高粱团圆,糯糯的甜甜的很是美味。小妹妹吃到一个雪白的团圆,由于刚出炉有点烫,她边吃边把嘴巴变成了一个“O”,超级好玩。她说,蘸了白糖的团圆很甜很好吃,让人回味无穷。

记得以前奶奶还在的时候,每次家里开始做圆子前,总会先手搓几个团圆。据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哪个圆子会忘了放馅。至于不放馅会怎样,或是因为不吉利吗?个中原因至今未解。每次做圆子都会准备好几种馅料,而我比较喜欢的是芝麻和豆沙。

炒豆沙是个技术活。先要把赤小豆泡水,然后煮熟煮烂,再把皮和肉过滤开,最后再慢慢炒。炒豆沙时对火候的要求比较高,太大会炒焦,而太小又炒不透。用文火等豆沙慢慢收汁,变成像一堆堆“牛粪”时出炉是刚刚好的。小时候每次都这个词来形容时总是被大人一顿“责骂”,吃的东西怎么能用“牛粪”来形容呢?太恶心了。但是,每次搜肠刮肚后发现这两个字最贴切——厚薄适中。后来,大概是小孩子的“人来疯”天性泛滥了,大人越是不让说的,越要说出来,觉得特别过瘾。可能,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调皮的孩子吧,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没发觉。

大小姐喜欢吃咸的,比如萝卜丝馅和青菜馅。她说,实在没有这两种馅的时候,红枣馅和豆沙馅也是能吃的。奶奶说,一锅圆子出炉的时候小孩子最好不要去尝熟不熟,据说尝了脖子会变黑。我感觉真是无稽之谈,就像小孩子不能吃鱼籽一样,都是大人骗孩子的手段吧!但是,最后还是乖乖听话了,万一真的变黑了呢?那得多难看啊!有些事情,还是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而最癫的是小姨小时候,为了吃自己喜欢的馅,竟然把每个圆子都咬一口。也是,谁都有“试错”的权力,只有不停地排除不对的,才能有机会和对的相逢。后来为了区分不同的馅,把圆子做成圆的、长的和尖的。圆的是豆沙,长的是咸的,而尖的一般都是芝麻。那么你,又喜欢吃哪个馅呢?

除了圆子,还有“䊎团银子”,那是正月半下午斋田头敬土地的美食。据查,新中国解放后,广大农户通过土地改革运动,有了自已的土地,成了土地的主人。自此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午在做米圆子的同时还做一些干面(面粉)的䊎团银子,做一些状如玉米棒稻穗和棉花罗垛的食品。下午三时后大人领着小孩子去自己的农田里斋田头敬土地,这是千百年传下来的民风习俗。

奶奶的姐姐,大寄婆可是团圆塌饼小能手。她会用面粉做成小鸡小鸭小鸟小狗小猫,惟妙惟肖。小时候,我也跟着奶奶一起做过,最简单的就是䊎团银子,用个小酒杯底往上一压,再用一根筷子蘸点红的(当时搞不清楚具体蘸的是啥)就成了。然后把已经蒸熟的“䊎团银子蚕豆”都一个个放进抽屉里,寓意着来年庄稼会丰收,长得又大又多。过了几天,“䊎团银子蚕豆”偷偷在抽屉里裂开发霉长毛,真让人吓了一跳。

如今,大小姐说“打粉”太麻烦,“晒粉”又太费心,一切所谓的“传承”到最后可能都会面临“不了了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记忆里的“小狗小猫”好好吃:啊呜,猫耳朵没了,啊呜,狗尾巴也没了……

从小到大,参加过的婚宴不少,而在酒店里举行的西式婚礼上一般都不会有“团圆”这道美食。比起来,还是更喜欢传统一点,很多“甜”,都深深藏在细节里。

三天的婚宴结束后,等待新人的就是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或许这样的流程让城市人匪夷所思,但这就是崇明婚礼的光荣传承。愿以后的生活就像这“团圆”一样,甜蜜又团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元宵节,在古代又称为上元节、元夕、灯节。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春节过后第一个...
    涂涂妈学育儿阅读 3,003评论 0 1
  • 今日冬至,一早起来就被朋友圈和各个群里的各种汤圆刷屏了。 冬至对于苏锡常地区的人来说也算是个大节日,故有冬至大如年...
    陌上桑1314阅读 3,229评论 0 1
  • 除夕的日子,故乡虽然下起绵绵的冬雨,但依旧阻挡不了乡亲们过年的热情。 家家户户都早早吃过早饭,每一家人都心照不宣似...
    星云_fighting阅读 3,514评论 9 8
  • 这些年,我吃过的“饼干” 今天下午好心的同事给我们投喂了“万年青”饼干小零食,看起来就很好吃的样子。说起饼干,感觉...
    飞鱼梦阅读 2,910评论 2 26
  • 随着年龄的渐增,或许是在大城市生活久了,又或许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吧,我对春节这个节日慢慢地变...
    ling心玲珑阅读 2,77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