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把林老师的亲子课好好的复习了一遍,今天来总结一下,当孩子自暴自弃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孩子有偏差行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偏差行为有可能是为了想要得到更加多的注意力,有可能是这个孩子想要得到更加多的权利,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孩子,在身体上,感情上或者就是在价值感上,他觉得被伤害了,还有一种就是因为这个孩子在自暴自弃。
有好些的校长说在近五年的时间里面出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就是有很多的孩子而且年龄是越来越小,这些孩子他们现在,有很多会说我不要上学了,而很多现在休学了以后的孩子,也再也没有办法走回课堂,那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情况发生呢,我们说这个叫做自暴自弃。
在我自己咨询的个案当中也有一些中学生就不想去上学。
其实一般来讲不外乎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父母亲可能对这个孩子有一个比较高的期待。期待高到一个地步,就是这个孩子是没有办法,能够去满足他父母亲的期待的,而且特别是我们看到,在中国的家庭,我们很多人就可能只有一个孩子,难免会对这个孩子有很高的期待,我们发现那些中上的孩子,他们都非常的努力想要父母亲高兴,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在比较小的时候,他们都会用了所有的力量,很想要就是满足父母亲的期待,但如果是父母亲一直不断地提高期待的话。甚至在孩子达到了一个期待的时候就告诉孩子,你还不够你还不够好,你还要更加的努力,从爸妈的角度来讲当然是觉得这是一个善意,这是一个推动,孩子的力量,但是有时候父母亲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个孩子在这样的一个过程里面,其实他是越来越觉得很困难,而且是非常的没有办法去做到父母亲的一个期待。
而另外一种呢是因为父母亲本身就是比较偏向完美主义。完美主义的父母亲他们基本的一个信念就是,如果我知道我的孩子,能够拿100斤,或是一定要他拿120斤的,如果这个孩子只是尽力了100斤的话,父母亲其实内在里面对他是有很多的批评的,所以他总是要这个孩子明显超过他能力去做,父母亲才能够觉得放心了。时间一长,就像弹簧一样,一直紧绷,就无法放松回去。我们会看到有一些孩子当他不能够承担的时候,他也会开始自暴自弃。
那孩子自暴自弃了,以后我们要怎么办。
第一个就是父母亲看到孩子出现这种生命力越来越糟糕,功课越来越糟糕,各方各面都没有兴趣的话,父母亲首先第一个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知道你看到了孩子的一个力量是没有办法再承担,告诉他你已经看到他已经尽力,你也知道他已经做了他可以做的,但孩子如果不能够达到这样的期待的话,我还是一样的接纳你,我还是一样的爱你,调整期待那是必须的。
第二个是比较难的,就是父母亲要有能力去观察你这个孩子的特点是什么?去发现和找到他明显比其他孩子有天赋的地方是什么?有优势的地方是什么?可能是音乐。可能是他的语文能力或者他特别的有记忆力有毅力,或者他非常有一个策划的能力。
那我们是用孩子有特点的能力,让孩子能够亲自从自己的特点,里面去享受到去获得成就,她发现她做这个的时候,相对来说会比其他的孩子更加容易就能够做到成就出来的,而要从这个一点一点的小小的成就开始建立自信。比如说他自己独自一个人,可以策划一个行程,他可以跟其他的同学,朋友或者他一个人能够到另外一个城市旅游三天五天而完全是自己做的,这些想想小小的成就是能够让孩子看到,是能够做一些事情的。也许这个孩子慢慢慢慢地就恢复了信心,觉得就是说我跟别人比的话,我一点都不差。那这个对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上当孩子已经开始自暴自弃的话,通常他就要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够让他的精力慢慢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