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7/4,《教学勇气》读书笔记
自我局限于潜能
“悖论原理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认识方式。它是一面透镜,透过它,我们可以对促成优良教学的个性与人格有更多的认识。P62”,我们可以通过悖论原理这面透镜,看到自我的局限与潜能。作者在他的教学工作坊中,也常常利用悖论的透镜来观察自己的课堂教学。比如说:一堂自己上的最精彩的课,让自己觉得就是教书天才;一堂自己觉得糟糕透了的课,让自己觉得自己就是不应该降生来教书。这里作者就列举了两个自己在工作坊中的例子,一个作者的成功教学案例,让作者对自我的才能进一步挖掘与肯定。第二个例子则是作者通过各种努力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而这些也是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尽管多次回味依旧是痛苦,引起作者诸多的困窘,也想过快速跳过这场惨败,进入到技术性“休整”中,立即跨入“实际的解决办法”,作者认为这是一种逃避对个人自身认同的反思。所以要想获得成长,我们应该更深入地反省这些容易使我们受伤害的动态过程(这里我想到了近一个月星期的五一班的早课课堂,虽然没有去年在八年级的恐惧与无助,但是面对孩子们无精打采,而且是第一节课,依旧很容易动气)。作者在这里提到:理解我自身的独特身份是找到新的教学方式前的关键一步。
其实每一个有自己的才能、优势,同时都会伴有某种缺憾或局限。每一个优点也是自身独特性的一个缺点,或者说是自身认同的独特景观。那面对我们的局限改怎么办呢?帕尔默说“不要‘修修补补’,而是更深入地理解天赋和缺陷的悖论p67”,也就是要合理地认识自我,从而才能在我们自然本性的完整中更体面地教学与生活。如果像作者的第二个案例,我们拒绝与学生共舞时,那么优点也会变成缺点(在教学中出现这种低估的根源不是技术的失败,而是自我否定感,甚至是自我毁灭感)。“分离的教学违背着我自己的自身认同和完整,只会使得情况更加糟糕”。我们应该要拥抱深层对立的真理,即使没有人想与我共舞,我也仍然拥有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