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假期,忙培训、赶杯赛,各种中小学学科补习班还是在冬天里热浪滚滚。
从某种意义上说,死命培训、埋头做题,恰恰削弱了鲜活个体的核心能力。培养一个人的核心素养和高阶能力,靠抢跑,靠题海,是不济事的。一味地拼命做题、应试培训,这样的教育生态,充其量也就是揠苗助长、竭泽而渔罢了。
鲁迅说:“将来是现在的将来,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有意义。”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对今天孩子的青春年少的无情掠夺、消耗,来收获一个积极、阳光、富有创造力、能拥有幸福的成年。
教育有两大基本社会功能:一是完成人的社会化,即孩子们要逐步成长起来,适应社会,由家庭人成为社会人;二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即人的成长应该是健康、进步和进化的。由此,除了知识教育,还应有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人的身体、心理、认知、道德应该是和谐、健康的统一,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完整而不可分割的整体,既满足社会需要也满足自我发展需要。所以,教育应更多关注人自身的成长命题,聚焦人自身的健康成长。
孩子们受教育阶段,也正是其身体、心智逐步发育长成的过程,绝不能以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单一、超时、非理性灌输知识。
人有智能结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不同人的智能结构不同,教育要帮助学生在认知方面搭建起科学而适合自己特长的智能结构。
知识、技能、思维力共同支撑起每个人的智能结构,三者学习获得的规律不同。当前的育人问题,主要就是把知识传授当成了一切,学知识点、考知识点,忽略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的合理搭建。
知识是能力获得的基础,教育活动要使学生拥有自身的结构化知识体系。技能是能力表现的手段,需要实际训练。思维是能力培养、开发的主要标志。思维力在人的智能结构中处于中心地位,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多方面能力(如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智能结构搭建得好,学生的思维层次就会提高,持续、自我学习的能力就会增强,就能更好应对成长需要和未来工作、生活。
进一步讲,还有素质,它有更强的包容性。除能力之外的素质要素主要体现在做人上,而知识、能力主要体现在做事上。知识、能力是谋生和发展的基础,而发展得好不好,与做人的素质密切相关。
所以,缤纷假期,恰是素质养成季。第一是阅读,关键是学校、家庭、社区配合一致,共同落实。有研究表明,孩子们在与朋友进行有组织的活动时,更能获得各方面的茁壮成长。利用社区图书馆、博物馆进行主题阅读、项目学习,善莫大焉。当然,还有家庭,可以充分利用假期,深入进行生活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或者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者参与社区项目。
各类主题的冬(夏)令营,越来越受欢迎。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冬(夏)令营有体育、艺术、音乐主题自不必说,而各种新式主题从潜水、冲浪、攀岩到编程等也一应俱全,对于能让孩子们学习更多新技能的冬(夏)令营也应成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