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后怕的熬药惊魂

昨晚发生了一件事后想来非常后怕的事。晚饭后,我在厨房用砂锅熬中药——这段时间正在喝几副调理身体的中草药。熬到中途,我过去看了一眼,觉得水还剩不少,可以再熬一会儿,就转身去辅导孩子写作业。结果,竟然完全把灶台上还开着火的事给忘的一干二净。

直到一股焦糊味猛然窜进鼻子,我才瞬间惊醒,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厨房关火。一掀开砂锅盖,里面早已焦糊。可就在我转身想接水的瞬间,“砰”的一声巨响,砂锅突然炸裂!

一块碎片溅到我后脖颈,烫得我下意识一巴掌把它拍落。左手背上破了一小块皮,估计也是被飞溅的渣粒划到了。回头一看,整个砂锅彻底粉碎——没有伤到我,没有破坏灶台,它几乎可说是“毫无保留地粉碎了自己”。怎么会有一个这么顾全大局的砂锅?

我在惊愕之余,阵阵后怕袭来。万一引发连锁反应怎么办?我们有三口人在家,而且我家住一楼,楼上还有五层住户……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这件事,绝不能简单归因于“记忆力不好”。说到底,是安全意识不够。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防范这类事故:比如用手机设闹钟提醒自己,比如暂时走不开时请家人帮忙照看。总之,这是一个必须妥善安排的问题,不能总拿“记性差”当借口。

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力下降不是立刻就能改变的,但水火无情,厨房用火绝不能掉以轻心——“灶台有火时不离人”,这是必须坚守的原则。

不禁想起小时候,八十年代初的苏北农村还多是茅草屋。几乎每年都有村民家失火。我家斜对门的张三爹家就曾着火,很可能是煤油灯倒了引燃衣物,火苗迅速窜上房梁。天干物燥,茅草屋顶极易燃烧,先是浓烟滚滚,没多久就看到明火吞噬屋顶。

全村人都赶来救火。那时还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更没法打119。大家只能靠村头的井和村后的河,用扁担和水桶接力挑水灭火。等到火终于被扑灭,两间房也基本烧完了。

我家的锅屋(苏北农村管厨房叫“锅屋”)也失过火,最后屋顶茅草全都烧光,只能重建。

如今城市居民楼的厨房,早已不是当年农村的茅屋,一旦出事绝非一家之事,整栋楼都可能受影响。安全无小事,真的要时刻警钟长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永和二十三年的春分,靖南王府的海棠开得正好。 沈清站在春晖轩的廊下,看着侍女们用金丝楠木托盘捧着新摘的花枝往秋雨堂...
    雨的旋律阅读 232评论 -2 3
  • 一条大河弯弯曲曲地自西南而来,在这里修正,转了一个大弯,留下了一个大漾,然后变成了正南北流向。把眼前的这片土地分成...
    水乡醉客阅读 301评论 0 0
  • 在粤东中部的深山沟谷中,有一座远离尘世的村寨,四面环山,中部和西北部成盆地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为屯兵之地。...
    碧涛文苑阅读 711评论 0 1
  • 第二天小镜子和往常一样,把一家老小伺候走。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然后一手拿着菜蓝子,一手领着任家的小女...
    杨文桂只拿诚信唷友林阅读 930评论 0 2
  • 一条大河弯弯曲曲地自西南而来,在这里修正,转了一个大弯,留下了一个大漾,然后变成了正南北流向。把眼前的这片土地分成...
    水乡醉客阅读 321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