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一篇是上古天真论,昨晚静坐时听徐文兵和梁东的解读。有感如下:
最近因为要讲课的缘故,自己也在学习,听一些慕课。有一天听到讲“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老师讲到杯子空了才能装满水。按说这是早已听过的比喻,也明白它的道理,但不知为什么,当晚静坐时突然就联想到了白天听过的这句话,并由此联想到了“虚其心实其腹”这句话,联想到了人如果是个容器,心是空的,虚空若谷,那么下盘也就是腹部这一块应该要稳固,方能使上面的“容器”更加稳定、稳固、宽广。第二天就到百度上查询这句话的意思,对于实其腹的释义,都是让他们吃饱肚子,就想,我这也是静坐之后的一家之言吧,没想到听了徐文兵的解释,恰与我意合。这两次静坐的体会,确实印证了——静极生慧。
道家的阴阳之道,和于术数,包括对于神、巫的解释,听上去很玄,但我想,我们对于不了解的事物,都觉得很玄吧,大家处于不同的境界和维度,就像最近抗疫期间,网上中西医互黑的很多帖子一样,徐文兵明确说,中医不是科学,是一种不同于科学的体系,但同时,科学也不一定是真理。中医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如果非要用科学语言来表述,更接近于是系统科学。
说到:运动的时候不能光运动四肢,我从去年开始学了德明健身,很有这种体会,感觉这一年腰腹力量强了很多。阴阳之道,动静相宜,原来很多中医都劝我说,不能光静坐,应该动一动,动起来,就是这样,这也是“道”。但反过来,动亦静,静亦动,也许是更高一层的境界。
有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回归自然呢?现在的天地之道又是什么呢?中西医结合,是不是符合道呢?这种科学和中医的体系,能不能对话呢?不同体系的好的东西能不能拿来呢?或者两条路同归,殊途而同归,西方的原子论现在慢慢的要到系统科学,心理学都有整合心理学了。西方的科学更细致,指导性更强,所以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方法,这是术的层面,那道的层面也许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就很圆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