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非常大言不馋得跟我先生说,你把我扔到任何一个地方,我都能活下来!
我没有吹牛,我是真的觉得我有这种能力。我说这个话的时候,没有得意,却是含着委屈的。
因为童年的经历。
我7岁那年,爷爷中风在床上需要人照顾,弟弟年幼,爸爸妈妈完全没有时间顾及我,没有人有空接送我上学,我只能一个人去学校里住校。
跟现在的寄宿学校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时候七岁的我,跟几个同学挤在用门板搭的简易床上。每周日需要自己带一个星期吃的菜,天热的时候,只有星期一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下雪天,穿着破球鞋,水进去了吱嘎吱嘎的响,脚冻得一整天都是刺痛的。每天需要自己去打热水,从小就个子小小的我,七岁不过只比热水壶高了一点点,有一次热水壶还没拿到寝室的时候,爆炸了,烫得我整个腿都发红。
环境上的困难习惯了就好很多。最难过的是想家,每天傍晚放学的时候,通校生都回家吃饭了,我看着太阳落下山,真的特别特别想妈妈。
不可否认的,长大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心里对爸妈的狠心,还是藏着一些责怪的。听别人讲述童年的美好,心里的羡慕也一样藏不住。我曾经暗暗发誓,以后我有了孩子,一定会让他在温暖又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长大。
前几天收到一本有着很奇怪名字的绘本,叫做《妈妈让我卖茄子》。
看封面画风是不是很奇怪,可读完我哭了好久。
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绘本,因为真实,所以感人至深。家境贫寒的一家三口,日子过得非常辛苦,但是妈妈很爱孩子,孩子也依赖妈妈,虽不富裕,却也是充满温暖和笑容的小家。直到有一天,妈妈强迫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去卖茄子,卖不出去就要挨骂。孩子形容自己的妈妈为“像鬼一样的妈妈。”
孩子的责怪和委屈是掩饰不了的,所以他才会在脑海里把妈妈想象成鬼一样狰狞。
作为现代的家长,看这样的故事,大部分的人或许会带着浓浓的优越感去职责这样的家长,毕竟孩子要富养,要成长在温暖安定的家庭里几乎是我们这一代家长信奉的准则。似乎唯有这样,孩子才能好好长大。
可是我没有想到这些,我想到了我自己。
儿时那段我一直以为痛苦孤独又无助的经历,在我长大后的生活里,带给我的却全是笃定。
从上大学到找工作到嫁人到生孩子,还有辞职创业。这期间,我做了很多改变我人生的决定,而这些决定几乎全部是我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偶尔我也会问爸妈的意见,但最后我都会相信自己的判断。
也遭遇过几次穷困的阶段,事后跟别人提起,会有说,你怎么熬过来的。但其实,我并没有觉得很糟糕。
而我曾经独立作出的决定,至少现在看来,都还算正确的。我想要的,基本上都握在了我自己手里。
从现在往回看,我感谢那段时光。
而《妈妈叫我卖茄子》故事里的男主人公亦是一样,据说现在的他,爱上了曾经最讨厌吃的茄子。
但这些都不是我泪崩的理由,绘本里有一幕,是孩子的爸爸告诉孩子,他说:“你知道吗,每次狠心推你出去之后,你妈妈都在车上哭。”
我想起,我无意间抱怨我妈重男亲女不管我的时候,我妈曾经说过下雪天的晚上,她想起我一个人住在学校里,整夜都睡不着。
但那时候我小啊,我还充满了不屑。
直到我看到故事里爸爸说得那段话,泪水猝不及防就下来了。每个人活着的无奈并不是别人可以感同身受的,但是我的妈妈和故事里的妈妈一样都是无比无比爱孩子的。
但是未知的前路,妈妈们哪里可以保证陪伴孩子一世,给予一世安稳无忧呢。《妈妈叫我卖茄子》里的妈妈有一个让所有人心碎的理由,让她不得不放手让孩子去走,因为唯有这些经历,才能塑造出一个坚强自立,可以独自在这个世界过得很好的人。
而这就是妈妈对孩子全部的期许。
我记得电影《摔跤吧!爸爸》里面,女儿吉塔的前几场比赛都在爸爸的指导下获胜了。最后一场的时候,吉塔问爸爸,这一场有什么取胜的法宝吗。爸爸说没有,你需要靠你自己去战胜,去想你自己真正想要的结果,去做自己的决定。
最后在没有爸爸陪伴的情况下,吉塔获胜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绘本《妈妈叫我卖茄子》不仅仅唤起了我对童年的释怀,也让我更加明白教育孩子的根本,或许并不是给他一个温室,而放手让他出去吹风淋雨,将来他才能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