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初的本质没有思考和自我限制,只有深深的体验。对于金钱,一般人的体验有两种。
第一种,是对钱有感觉的,大方表达自己爱钱。
我觉得我就应该是有钱人,谁给我钱我都欣然接受,再多钱来到都理所当然的。
第二种是对钱没感觉的,比如视金钱如粪土,或者谈钱就觉得特别俗或不好意思。
这是我们对金钱的评判。这种评判是对于金钱的限制,也是因为我们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
我们都忘了真实的自己其实就是光就是爱,所以我们经常说要把自己变成光,变成爱,首先得尝试面对自己。
很多人从来没有真实的面对过自己,而是一直去妄求让自己变得更好,或者是别人眼中的那个样子。
很多人认为自己不够好,我不配得这样有钱,这个声音很隐秘藏在潜意识里。但是那是真实的你。
然后我们的理性上为了让自己有这份配得感。就会产生两种能量相互拉扯。
我们头脑有意去培养自己的值得感,但潜意识又觉得自己不值得。比如买头西,头脑说我值得我就要买,但心里却又隐隐觉得这东西真贵!
我们的不配得感,基本上是源于父母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没有关系,当你面对金钱有无力感,面对高价值的事物有难以企及的畏惧感时,跳出小我,像一个事外人一样看到自己的念头和感受就好了。
这比打肿脸充胖子,或者外强中干的虚荣,更能让你慢慢开始有力量。
同时,我们要开始清理对金钱的评判和限制性信念。把自己整个身心的能量场打通敞开,用感恩喜悦轻松的状态欢迎金钱的到来。
1. 金钱是万恶之源。如果你相信金钱是罪恶的,那么你就是财富的绝缘体。
有的还不明显,自己还没意识到,它会隐藏在我们的集体意识深处用于加强我们的罪恶感和羞耻感。
2. 钱都是辛苦赚来的,只有努力拼命才会有钱。如果你是这样的信念,你挣的每一分钱都必须要很苦逼,你将不断地为自己创造只有努力和繁重的工作才能获得财富和金钱的事实。
而真相是,金钱是能量,哪里高能流向哪里。那些运用天赋享受工作或面对工作保持轻松喜悦的人,金钱只是他们享受生命的附带产品。
3. 金钱买不来健康和幸福。某程程度上这是对的。
但金钱可以使我们拥有更加踏实的物质生活,保证我们的精神探索之路不会陷入匮乏与困顿,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我们的梦想,也可以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梦想,更可以用于让更多人免于贫穷之苦。
4. 钱是留不住的。这会让你在拥有一定的金钱后,不停通过各种莫名其妙的方式流失掉。
有些人相信,钱存下来不但不能带来好处,甚至可能带来灾祸,只有花掉享受到了,才是划算的。
允许自己敞开怀抱迎接金钱,它来便与它安住在一起,它要流走便坦然喜悦的让它走,不忧不惧。
5. 钱是靠攒下来的。匮乏和囤积,都是我们缺少对生活中流动的丰盛能量的信任所致。
它也通常表现为:“我没有办法拥有足够的,所以我不能分享”;
或者,“如果我让它离开,我就无法找到这样好或者更多的了”;
“钱花了,就没了”。
6. 贫穷誓约,把执着贫乏当成坚守。贫穷誓言不易被觉察,它暗暗贯穿在我们的生命当中。
比如,“我宁肯饿死也不要接受来自于……的金钱”,
或者“我绝不会要来自这个人的一分钱!”
“我就算是去要饭也不会接受你的帮助”等等。
这种贫穷誓约,可能来自我们今生的经历,也可能与过去生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