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演讲的结构之美
四个简单实用的结构:
1. 黄金圈法则结构;2. PREP结构;3. 时间轴结构;4. 金字塔结构。
黄金圈法则结构
Why是最内圈,主要讲的是目标、使命、理念和愿景;
How是中间圈,主要讲怎么干,也就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路径;
What是最外圈,主要说明这件事情是什么,有什么具体的特点,或者你已经达成的结果 。
黄金圈结构模型,特别适合用来做一个介绍产品或者项目的演讲。
(Why)我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How)这个项目如何帮助、改变他人?(What)这个项目有什么价值?在这三个部分中,如果能各加入一个故事,那么将是一个杀手级的演讲。
PREP结构
其实就是最基本的总分总结构,万年百搭。
PREP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Point,观点;Reason,理由;Example,案例;Point,再次讲观点。
上来就要抛出观点,不要有半点犹豫;
理由两三个即可;
案例部分,最好讲自己的经历或故事,会更有说服力;
最后再重复和强调一下你的观点。
时间轴结构
过去、现在、未来。
通过时间线索,可以将不同的事物或者故事联系起来,并赋予清晰的逻辑。
金字塔结构
“问题——原因——对策——结果”结构模型
学会了这个结构,就可以在公司的会议、发言、业务汇报上使用了。
演讲就是讲故事
一个演讲中的好故事,又是如何做到笑点、泪点、痛点,三点毕露的。
好的演讲里面常常包含讲故事。为什么演讲需要故事呢?因为故事具有天生的结构模型、场景感、画面感、生动性,这些都是演讲所必需的,我们在前面几节课里一一剖析过。
三个词培养故事思维
三个关键词: 收集者、开放心态、多维视角 。
第一个关键词:收集者。
最好的故事当然是发生在你自己身上的故事。但如果没有,你就要善于收集。
关于故事的收集,心态和习惯大于技巧,需要日积月累的主动意识。
第二个关键词:开放心态。
乐于自嘲,博君一笑,自嘲风格实际上让自己的魅力有增无减,卸下听众的“防备”。
第三个关键词:多维视角。
利益相关点,过程相关点,从正反两方面看待问题,站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旁看待问题。
情节设计的“U型公式”
一个好故事有三个关键要素:
一、简单而清晰的背景;
演讲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刻先要交代清楚,15分钟左右的演讲,对背景的描述尽量别超过三句话。
二、人物和互动;
故事是一样要有人物,除了我以外,也应该有其他角色,我与其他角色的互动构成了故事的情节。
三、情节曲折 。
设置曲折的情节:正常状态——遭遇挫折——跌到谷底——奋起逆袭——重获精彩。
准备你的百搭故事
诀窍: 故事要有笑点、泪点,或者痛点,有一点通常就很难得,如果同时三点具备,引人发笑又催人泪下,那么你的演讲想不成功也难 。
eg——
大家好,我是王雨豪,来自一个美丽的江南小镇,乌苏里江以南。我父母都是老师,特别注重培养我,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改换门庭。
十几岁的时候,我还记得我看的第一本大部头书就是《约翰·克里斯朵夫》,后来就是《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越往后书就越难找了。最后,我终于把镇上唯一一本《金瓶梅》找到了。
父亲作为一位人民教师,一看就着急了,说孩子这样不就完蛋了吗?于是心急火燎地给我找到了一套书,并且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这是中国人写的最励志的一本书。讲一个来自扬州小地方的单亲下岗女工之子到北京打工,通过个人奋斗最后当上了CEO,娶了白富美的故事。书一丢过来,我一看,好家伙——《鹿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