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疑部分:孩子意愿度和家长焦虑不成比例。护航工作对象和重心因孩子意愿度评分有调整。0--1分,护航重心在调整家长上。3——7分,一半家长,一半孩子。7分以上调整孩子就可以。透过意愿来看到护航的点。孩子意愿度0-1,侧重父母,意愿度3-6分,孩子和父母一起护航,7分以上孩子工作就可以。
关于师生关系调整,可借鉴常晓敏老师的观点。首先接受老师的模式,然后把老师和学习分开,最后,用改变经验元素等方法让孩子把影响学习的不利因素转化为乐学因素。
关于调整与父母关系,孩子那种既依赖又嫌弃的冲突,可以通过做家务赚零花钱的方式让他有担当和责任感,培养感恩的心。
2.意愿学习力,精准学习力等是我需要重点复习的内容。带着孩子不能全心全意投入是挺遗憾的。
3.冥想部分。在老师的带领让自己放松,十年后我应该熟练掌握一些技能帮助一部分身边人。二十年后我退休,可以时间自由的做自己喜欢的助人工作。30年后我72岁,脑海中呈现的竟是丽英老师的形象。感觉那种温暖和笃定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4.下午个案展示,老师的启动意愿,松动
信念,定原因,定方案,定目标。老师的耐心及高品质陪伴。其中,价值启动意愿时实际上也渗透3关:方法关、意义关、情绪关。老师功底的深厚可能需要慢慢揣摩才能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