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年5月26日,剽悍晨读带来了一本书,埃米尼亚·伊瓦拉的《转行》,她通过对39位成功转行者进行的深度访谈,提炼出了一套人生转型的普适策略,让每个人都能拥有实现多样化尝试的可能,从而突破原有的人生边际。
不知道是我理解错误,还是执着于抠字眼,在我看来,转行的‘行’是重点,但是最终结果的还是‘转’这个动态。作者虽然没有让人手起刀落,立马斩断现有的连接,而是让人慢慢尝试新领域,从而获得新经验,更新人际网络,达到提升自我的效果,但是最中心的途径仍然是‘转’。
不能否认‘转’确实适合很多因为各种原因入错行的人,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在热爱着自己的行业同时也想拥有更多种可能,那就没办法了吗?
我相信那是否定的!‘斜杠青年’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新思路。那什么是‘斜杠青年’呢?斜杠青年是指不再满足于专一职业,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化生活的人群。从定义上就可以看出,斜杠青年不仅保持原有职业的纵向深化,并在新领域横向发展,从而达到提升自我,实现多元化生活的效果。
斜杠青年有五种经典的组合模式:1.稳定收入+兴趣爱好的组合;2.左脑+右脑的组合;3.大脑+身体的组合;4.写作、教学、演讲、顾问组合;5.一项工作多项职能型。
对于一个不想离开本行业,又想要提升自我,拥有多元化生活的人来说,拥有多重身份的斜杠青年似乎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可是这么多种组合模式,又该如何选择呢?第一种:自己的工作,还有其他的爱好,但是爱好不足以支撑自己的生活;第二种:类似于白天程序员,下班是戏剧编导;第三种:白天上班,晚上就是普拉提的教练;最好的是第四种,黄金组合,因为这个组合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互补提升,特别适合知识型的人才。第五种,类似于ceo,虽然是一个职业,但是接触到的东西是非常多的,什么职能都要接触,要跨很多领域去做职能的工作。未来的企业中,这样的职能一定越来越多。
拿我自己来说,我曾经绞尽脑汁去挖掘自己的兴趣所在、追问朋友自己的擅长之处,甚至差点参加行动派的热情测试导师培训,这一切只为探寻出自己的热情所在,从而加强加大训练,期望将热情转换成优势,成为斜杠中的一环,但是正如埃米尼亚·伊瓦拉所分析的结果一样,失败了。
虽然我并不会采纳埃米尼亚·伊瓦拉的‘转’,但是她分析得出的某些策略同样适用于斜杠青年的养成计划。
我的失败显然验证了埃米尼亚·伊瓦拉提到的误区。因为我本人更趋向于黄金组合模式,加上自己并不擅长写作,那该怎么办呢?行动起来,加入小灶群,将以往的纯输入模式转换至‘边输入、边输出’模式,尽管不擅长,但是开始了行动,再一次验证了埃米尼亚·伊瓦拉“小步慢跑”。
从另一个刷新社交的层面来说,接触了小灶群一下子便将自己的视野开阔了好几倍,各行各业的牛人简直无处不在,以往的圈子即使支持却无法给出中肯的建议,在小灶群根本不用担心,唯一担心的就是输出不够。进入新的领域,开拓了新的关系,其中的不适应带来了极多不舒适感,但是进步肉眼可见,心中的成就感亦日益增多。
走向多元化生活的这条路还很长,我正在尝试,你呢?
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大家好,我是糊小姐,请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