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科技中通公众号
~~~~~~~~~~~~~~~~~~~~~~~~~~~~~~~~~~~~~~~~~~~~~~~~~~~~~~~~~~~~~~~~~~~~~~~~~~~~~~~~~~~~~~~~~~~~~~~~~~~~~~~~~~~~~~~~~~~~~~~~~~~~~~
测试用例评审作为测试用例设计过程中必要步骤,可以指数级提升测试用例的质量。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聊一聊测试用例评审活动。
我们借用5W1H的模型,让各位看官能够更清晰了解测试用例评审活动。
WHY
测试用例评审的目的
首先谈谈Why,也就是测试用例评审的目的,简单的总结一下:
1.提高测试用例覆盖率:在评审过程中,项目组中各个角色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完全一致,所以可以根据各个角色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再次考虑测试方法扩充测试用例的全面性,保证测试 用例的覆盖率,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2.保证测试用例的有效性:在评审过程中向项目组各个角色阐述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保证测试用例是得到各个角色认可的有效的用例,减少在测试过程中引起的冲突和争议。
3.提前发现问题:在评审过程中,测试人员以及项目组其他成员会对需求进行再一次的确认,可以提前发现需求问题,需求实现问题等,避免在转入测试阶段后再发现,减低修改成本。
WHO
测试用例评审相关人员
接下来是Who,测试用例评审相关的人员。既然是测试活动中的一环,那测试用例评审的主导人(发起人)肯定是测试人员;其他的参与人员:产品经理,对应需求开发人员,对应需求的其他测试人员,项目运营人员,需求的业务方,需求关联的项目组其他成员都是必不可少的。至于为什么加上对应需求?是为了精确人员,减少测试用例评审带来的成本消耗。
HOW
测试用例评审的形式
我们继续看How,测试用例评审的形式。一般测试用例会采用三种形式:
a.召开评审会议,与会者在设计人员讲解之后给出意见和建议,同时进行详细的评审记录。
b. 通过邮件与相关人员沟通确认。
c. 通过IM等交流工具与相关人员进行确认。
选取方式的时候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a. 正常迭代用例进行会议评审。
b. 紧急需求可选择使用非会议方式评审。
c. 少量优化类需求可选择非会议方式评审。
d. 方式只是手段,得到项目各个角色对于用例的反馈才是目的。
e. 无论采取哪种评审方式,在用例评审前1-2天需要把设计好的测试用例给到项目各个相关角色。
WHEN
测试用例评审的时间节点
用例评审应该在什么时间点进行(When)?两个时间节点:在用例初步设计完成后进行评审;在用例评审完成并更新后进行确认。
WHAT
测试用例评审的内容
用例评审评审的内容(What):
a.用例是否覆盖需求需要包含的测试点。
b.用例优先级安排是否合理。
c.用例是否具有很好的可执行性。
d.用例是否包含了必要的异常场景(测试用例应当包含百分之二十的正向用例和百分之八十的异常用例)。
e.用例是否从用户角度设计场景和使用流程
以上就是中通科技测试团队用例评审活动的大体步骤和内容。
但是理论和实践之间总是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很多产品线,总是有或大或小的缺陷遗漏到了线上。线上故障分析的时候,有部分比例的线上故障能追根溯源到用例评审环节。用例评审环节本可以发现这些问题的,但总是有各种原因,放过了。 中通科技测试团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我们成立了一个跨团队用例评审专家团。
提前拿到各个团队的用例评审时间。
交叉安排不同的测试专家去旁听用例评审活动。
测试专家提前拿到需要评审的用例和需求。
现场专家不发表观点,只记录整个过程。
过程记录事前设计好了模板。
模板内容非常全面 有参与人员,开发产品的投入度,提问的次数等等。
阶段性分析反馈数据,找到共性问题。
通过这种实际参与的方式去发现用例评审存在的痛点,总结下来大致存在以下几个痛点。
用例评审效率低
评审是在做需求讨论,而不是在进行用例评审
单次会议时长太长无法进行有效的评审和意见收集
用例评审参与度低
参与人员不按时参加
与会成员不关注用例情况
多数开发都带着电脑来参加,一直在低头看自己电脑
用例内容不规范
用例照搬PRD
场景类用例缺失
反向异常,并发,安全,兼容性用例缺失
讲解过程没有重点,按顺序念
GUIDE
踩坑改进指南
针对以上存在的痛点,中通科技测试团队总结经验教训,整理出了一份踩坑改进指南,具体如下:
用例评审会议节奏控制:
评审需要控制时间,尽量控制在0.5小时之内,不要超过1小时,提升评审效率可以参以下几点:
对于特别重要的需求,并且需求很多,可以分多次评审,一次一个专题。
根据需求的内容和大小采取多种用例评审方式结合的方式进行。
用例评审前,存在需求不明确的,会议之前多沟通,测试人员多找产品确认,并要求产品及时给与回复并更新好文档。
评审时技术实现跟需求有争议的,2分钟之内没有结论的,及时中断,记录下来,会议后再进行讨论并更新文档。
评审前,测试人员将用例给到项目组各个成员。冒烟用例、疑问用例,高亮不同色系区别出来,要求开发,产品评审前阅读确认测试用例,带着疑问参与用例评审。
只详细评审冒烟用例+有疑问的用例,这个疑问包括但不限于:测试人员在需求文档之外扩展的场景,测试人员怀疑开发人员容易遗忘的场景,测试人员认为容易存在问题的用例。
测试人员互相帮忙,一个主讲测试用例,另一个记录改动点。提高评审效率。
用例评审开始前,先简单一两句话阐述下这个需求的重点。
评审时,测试人员讲场景时,主要讲用例的检查点是什么,不需要描述步骤。
提高参会人员的参与度:
参加用例评审会议时,除了主评审测试人员,产品和开发不要带电脑。
测试人员在过检查点时,主动与产品及开发互动,经常提问,经常确认。
对于参与度一直不高的团队,评审时可以邀请开发负责人或者业务线负责人。
评审后持续跟进:
第一时间整理测试用例,把修正的内容重新整理补全。
会上未确定的内容,会后继续跟进,直到确定结果。
没有任何有疑问的地方了,再做个简单的用例评审会议总结(如修正了哪些功能点,补全了哪些?哪些模块功能有变动?哪些功能推迟到下一期做?等)。
更新后的用例及时同步到项目组各个角色。
测试用例改进:
欢迎关注科技中通,我们后续将进行测试用例改进系列分享。
聊到这儿,测试用例评审相关的事情我们基本上就结束啦,你可能会疑惑,5W1H中剩下的Where哪里去了?其实Where就是大家的所在的工作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