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咨询之初需要明确目标
作者艾瑞克•伯恩要求咨客明确咨询合约——你希望改变什么?我们如何知道你已经改变了?——通过问咨客这样的问题,来获得明确的咨询目标和判断咨询是否有效的标准——这个过程也可保证聚焦于咨询重点。
2、安抚有利于身心健康
安抚有两重含义:一是身体上的亲密接触,二是心理上的认可。伯恩认为安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3、游戏是人获取安抚的隐蔽形式
伯恩认为,人为了身心健康必须获得安抚,但由于社会及个体内在的规则,限制了人们自由交换安抚,所以人们普遍缺乏安抚,因此游戏便成为成年人为获得安抚而展开的权力斗争。
伯恩把“游戏”描述为一种模式化且可预见的沟通序列。“游戏”是人们用来获得安抚的习惯化且功能失调的方法,卷入游戏中的人无法充分觉察他们所参与的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沟通。
4、家庭生活、婚姻生活、职场组织中的活动,都有可能是在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同一种游戏的不同变体。
5、自我人格的三个方面都需要得到同等的尊重。
自我状态就是一种伴随着一套相应的行为模式的情绪感受系统。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有限数量的自我状态集合,它们并非人们扮演的角色,而是心理现实。这些自我状态可分为以下三类: (1)与父母式人物的心理状态相类似的自我状态;
(2)自主而直接对现实进行客观评估的自我状态;
(3)固着于儿童时期的虽是过往遗留物但依然活跃的自我状态。可简称为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包含了直觉、创造力以及自发的驱力和乐趣。
成人自我状态处理数据,计算可能性,有效应对外部世界。成人自我状态的另一项任务是协调父母自我和儿童自我的活动,在二者之间进行客观调解。
父母自我状态有两大功能。首先,它让人可以像有小孩的父母那样有效行动,从而促进人类的生存。其次,它产生很多自动反应,从而为人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人格这三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和生活价值,只有当其中一种或几种自我状态扰乱了健康平衡时,才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和重组。否则,三者都应得到同等的尊重,并且在人的完整而富有成效的生活中拥有自己的合法地位。
6、游戏的意义
(1)游戏是代代相传的。
(2)抚养孩子基本上是一个教他们玩什么游戏的事情。
(3)游戏夹在消遣和亲密之间。消遣因重复而变得无聊。亲密需要人非常谨慎,而且会被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所反对。因此,为了逃离消遣所带来的无聊,同时又不将自己暴露在亲密的危险之中,大部分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折中选择游戏,所以社会交往中更有意思的时光大部分是被游戏所占据。这就是游戏的社交意义。
(4)人们会选择玩同样游戏的人作为朋友。一个社交圈的成员如果改变了他的游戏,就容易被这个圈子排挤,但又会被另一个社交圈所欢迎,这就是游戏的个人意义。